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四合院:从教训许大茂开始 > 第四十九章:扩展

第四十九章:扩展

    夕阳的余晖把“红星小吃部”的木牌子染成暖金色。

    送走最后一拨喝绿豆汤解暑的客人,何雨柱拉下卷帘门,店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吊扇还在不知疲倦地转动着。

    雨水和小马已经收拾完灶台和碗筷,先回去了。

    何雨柱独自坐在靠窗的方桌旁,就着窗外透进来的最后一点天光,翻看着这个月的账本。

    铅笔字迹工整清晰,收入支出一目了然。

    刨去房租、水电、原料成本和雨水、小马的工钱,结余比上个月又多了二十几块。

    他把那些皱巴巴的毛票和硬币仔细清点好,用橡皮筋扎起来,放进床板下的小铁盒里。

    铁盒的重量,让他感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安心。

    生意是稳住了,甚至可以说挺红火。但何雨柱心里,却不像账面上看起来那么平静。

    他盯着账本上“最大接待人数”那一栏自己标注的估算数字,眉头微微蹙起。

    店面太小了。

    这是眼下最明显的瓶颈。

    满打满算也就放下六张方桌,挤一挤能坐二十多个人。

    一到饭点,尤其是中午,经常出现客人等位的情况。

    有些熟客还好,愿意等;有些生客,一看没座位,扭头就走了。

    这流失的都是钱啊。

    而且,现在的经营模式也太单一。

    全靠他一个人掌勺,雨水和小马打杂。

    早点、午饭、晚饭,顿顿离不开他。

    他就像个被拴在灶台上的陀螺,从早转到晚,连个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长此以往,身体吃不消不说,万一他有点什么事,比如生病,这店立马就得停摆。

    更让他隐隐感到不安的,是竞争。现在政策松动,眼看着街面上做小买卖的人越来越多。

    光这条胡同,年后就新开了两家卖包子的、一家卖卤煮的。

    虽然目前还没形成威胁,但保不齐哪天就冒出个手艺好、会经营的对手。到时候,就凭他现在这小门小脸,拿什么跟人争?

    必须得变一变了。

    这个念头,像春天埋下的种子,在何雨柱心里悄悄发芽,如今被盛夏的生意一催,破土而出。

    扩张。

    把隔壁那间同样空置许久、稍微小一点的铺面也租下来。

    打通了,面积能扩大一倍多。一边专门做快餐炒菜,接待堂食的客人;另一边可以开辟出来,做点外卖窗口,卖些卤味、熟食、主食,比如酱肘子、卤鸡腿、馒头花卷什么的。

    这样,不仅能缓解堂食的压力,还能吸引那些不想坐下吃饭、图方便带走的顾客。

    而且,外卖窗口可以提前准备,对厨师的即时性要求没那么高,雨水或者再请个人就能盯住,他能稍微解脱出来,琢磨点新菜式,或者管管采购、账目这些更重要的事。

    想法很诱人,但困难也明摆着。第一就是钱。

    租隔壁铺面要钱,打通装修要钱,添置新的灶具、桌椅、尤其是做外卖需要的柜台、容器,都要钱。

    他现在这点积蓄,付了租金和前期投入,恐怕就所剩无几了。

    第二是人手。店面扩大,业务增加,现在三个人肯定不够用。

    得再请人。

    请什么人?可靠不可靠?工钱怎么算?都是问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政策风险。现在虽然鼓励个体经济,但毕竟没有明文规定允许搞这么大阵仗。

    一下子租两个门面,还搞外卖,会不会太扎眼?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何雨柱点上一支烟,烟雾缭绕中,他眯着眼,反复权衡着利弊。

    他是个谨慎的人,不喜欢冒险。

    但眼前的机遇,又让他不甘心止步于此。这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第二天,他找了个空闲,又去街道办事处找老王。他没直接说扩张的想法,而是先旁敲侧击。

    “王干事,最近生意还行,就是店里太小,客人老等位。我看隔壁那间也空着,要是能打通了,地方就宽敞多了。”何雨柱递过去一根烟,看似随意地说。

    老王接过烟,眯着眼吸了一口:“想扩张了?有魄力啊何师傅!不过,那间铺面,产权有点复杂,街道只有管理权,真要租,还得跟房管所那边打招呼。而且,你这规模一大,性质可能就不一样了,上面会不会有说法,难讲。”

    这话给何雨柱泼了盆冷水,但也证实了他的担心。

    政策的口子,还没完全放开。

    “我就是随口一说,”何雨柱笑了笑,“主要还是怕忙不过来。现在一天到晚栓在店里,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

    “这倒是实话,”老王点点头,“个体户不容易。不过,何师傅,你手艺好,为人实在,一步步来,稳扎稳打,准没错。别太冒进。”

    从街道办出来,何雨柱心里有了谱。

    扩张的事,急不得,得等时机。

    但有些准备,可以提前做起来。

    他开始更加留意隔壁铺面的情况,观察有没有其他人打听。

    他也开始物色可靠的人手。他首先想到的是徒弟马华。

    马华在厂里食堂干得不错,人也老实肯干,但让他放弃厂里的铁饭碗过来帮忙,不太现实。

    只能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临时工或者学徒。

    他还悄悄去考察了别处几家刚开始做外卖熟食的店铺,看看人家是怎么操作的,卖什么品种,用什么包装,定价如何。

    他就默默记在心里,盘算着如果自己干,该怎么弄。

    这些举动,虽然隐秘,但还是没瞒过有心人。

    阎埠贵最近发现何雨柱时不时就往隔壁空铺子那边溜达,还跟人打听房管所的事,心里又活泛起来。

    他琢磨着,傻柱这是要扩大店面?看来是真挣着钱了!

    他既嫉妒,又想着能不能从中捞点好处,比如介绍个亲戚去干活,或者撺掇何雨柱跟他“合伙”什么的。

    这天,阎埠贵又揣着手溜达到饭铺门口,看见何雨柱正坐在那儿休息,便凑过去。

    “雨柱,歇着呢?生意好啊!”阎埠贵脸上堆着笑。

    “还行,三大爷。”何雨柱应了一声。

    “我看你老往隔壁看,”阎埠贵压低声音,“是不是有啥想法了?想扩大经营?”

    何雨柱心里冷笑,这老小子消息倒是灵通。

    他不动声色:“没有,就是看看。那房子空着可惜了。”

    “嗨,跟我还保密?”阎埠贵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扩大经营是好事啊!有魄力!不过,雨柱啊,这摊子大了,事儿就多。方方面面都得打点,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要不要三大爷帮你参谋参谋?我在房管所也有熟人……”

    “谢谢三大爷好意,”何雨柱打断他,“我现在这小店还顾不过来呢,没想那么远。等真有需要,再麻烦您。”

    阎埠贵讪讪地走了。

    何雨柱看着他的背影,知道这扩张的念头一动,往后类似阎埠贵这样的“关心”只会多不会少。

    他必须更加小心,不能走漏风声,更不能被人抓住把柄,扩张的计划,像一颗种子埋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