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
诸葛乔来到县寺。
只见麋威正在给一群曲、屯的军吏传递命令。
诸葛乔不敢打扰,默默等候,顺便旁听。
本以为是严肃的军略。
但听来听去,居然只是让各曲各屯注意驻地清洁,督促士兵不要随地出恭,而且一定要把水煮沸放凉再喝等等。
都是些琐碎的小事。
好在麋威并未啰嗦,很快交代完毕。
“鲁城那边都交接好了?”
诸葛乔:
“按照两家约定,江北尽数划归我国,今后以大江为分界线,互不侵犯。”
麋威闻言轻轻嗤声:
“哪有什么互不侵犯,不过是权宜之计。”
“也罢。”
“有了鲁山城,扼住了出江口,我国便算全据了整片江汉沃土。”
诸葛乔:“正是此理。朝廷已经正式任命将军陈式为夏口督,治于此城。”
“陈将军在大江上治水军三年,熟悉水情,是个好人选。”麋威点点头。
“加上孙氏在淮南之战大伤元气。至少三年以内,我军都可以专心北伐,不必分心防备东邻。”
“谁能想到啊,年初我奉命出使江东的时候,孙氏还妄想与陛下东西称帝。”
“如今不过半年时光,孙仲谋非但不敢再提此事,甚至还要主动割城以求援护。”
“这人的命运啊……啧啧!”
稍稍点评一下南边局势,麋威又对诸葛乔道:
“这次召你北上,是有一件紧要事交予你去办。”
诸葛乔微微垂首。
麋威将一大迭写满字的麋氏纸递给对方,道:
“这些都是我对于授田、屯田的想法,有些凌乱,你回去整理。”
“照理说,大战当前,农事应该放在战后再去考虑。”
“只是眼下我部多南投的义军,此“二田”关乎军心。”
“而我又有心与曹魏在中原争一争人心。”
“所以这些事反而不能耽搁,只能一边作战,一边尽快落实,好让将士们能在前线安心作战。”
又指着身旁一个皮肤黝黑,宛若农夫的军吏,介绍道:
“这是棘阳邓士载,非但精熟农事,更熟悉行军布阵之法。”
“我已经任命他为从事中郎,参军事,你有不懂可以问他。”
“自即日起,升你为我帐下主簿。”
诸葛乔大喜过望。
虽然他不介意一直担任书佐。
但既然麋威愿意提拔,说明还是看重自己的。
怎能不喜。
顿时感觉这一年来的付出全都值得了。
当即拜谢领命,又与邓艾互相交换名刺,算是初步认识。
这时麋威将一份来自昆阳的军报取来,交给二人。
主簿诸葛乔先看,中郎邓艾其次。
麋威耐心等两人看完,才道:
“有什么看法?”
诸葛乔道:
“按照姜伯约的说法,这个夏侯霸有勇无谋,而其勇武有三分来自父仇。”
“兵法云,忿速可侮。既然夏侯霸挟私仇而来,愠而兴兵,正好利用这一点,诱使他盲战于坚城下,待其兵势驽钝,再一举破之。”
麋威:“能想到这一点,可见你于兵事有所长进,不错。”
轻赞一声,麋威看向旁边邓艾。
后者早就看完了军报,但却默不作声。
诸葛乔刚刚跟他互相介绍的时候,听他说话期期艾艾,便知他口吃,善意取来纸笔。
邓艾连忙感激,却无须用笔,流利开口:
“将军莫非想效仿长平故智,诱使敌军以赵括替换老将廉颇?”
麋威目光微动。
邓艾所说的长平故智,是指战国时长平之战那个著名的离间计。
那时秦国为了让赵国换下善战的老将廉颇,故意使人传播谣言,说秦国畏惧的是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而非廉颇。
赵孝成王因各种原因急于获胜,果然用赵括替换廉颇领兵,终于招致大败。
也就是“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来源。
邓艾见麋威默认,便继续道:
“曹骠骑……曹洪集合大众于许昌,十万以计。而夏侯霸虽然来得快,到底只是一路偏师。”
“灭之,只能解一时之围,却不足以动摇大局。”
“此战大敌,终究是曹洪那十万兵。”
诸葛乔听到这里,才知道自己刚刚格局小了。
不由对这个其貌不扬的从事中郎刮目。
这时邓艾又道:
“将军着眼于大局,固然是好事。”
“但夏侯霸若不论宗室身份,只是一个偏将军而已,名位太低。”
“便是有办法离间曹丕和曹洪,只怕夏侯霸也难以成为代替他的‘赵括’。”
“况且,曹洪名高位重,想要扳倒他,谈何容易?”
麋威缓缓点头。
这正他发愁的地方。
他当然是知道曹丕不喜欢曹洪的。
或者说,除了曹丕一力扶上位的曹真、曹休、夏侯尚、夏侯楙等心腹外。
其余宗室,曹丕就没几个喜欢的。
但不喜欢归不喜欢。
曹丕毕竟不是蠢材,而他手底下更是不缺智者能人。
绝不至于因为个人喜好,就将曹洪从帅位上给赶下来。
反正麋威自己实在想不到该怎么做。
而且正如方才所言,就算扳倒曹洪又如何?
没记错的话,历史上曹丕好不容易找到个借口处死曹洪,最后还是被太后卞氏给保下来了。
那自己是不是还得先设法除掉卞太后?
怎么想怎么不靠谱。
况且,正如邓艾所言,就算扳倒曹洪,夏侯霸也不足以上位。
万一把淮南那边的猛将给招来,那就白费力气了。
思虑片刻,麋威已经渐渐倾向于放弃这个构想,先渡过眼前这一关再说。
毕竟连邓艾这位未来大腿都这么想了。
不过就在此时,诸葛乔忽而道:
“夏侯霸此番抢先出击,本就破多疑点,会不会是洛阳有变?”
“要不加派细作往北探听?”
麋威闻言微微一怔,摇头:“若洛阳有变,许昌曹洪那边定有大动静。”
“依我看,此番倒像是魏军故意声东击西,以试探我是否疏于防备。”
“不过你说得对,夏侯霸南下之后,广成关守备必然有所空虚,正好让细作乘机潜入。”
说到这,麋威便准备喊李鸿来负责此时。
然后未等他下令,李鸿已经匆匆而来,脸色慌张:
“将军,大事不好!”
言罢他下意识瞥了一眼诸葛乔和邓艾。
麋威见状,让两人先行离开。
李鸿这才吐气道:
“我遣往洛阳的细作已经数日不曾现身,怕是已经被魏人察觉了!”
李鸿派去洛阳的细作……跟徐庶联络的暗线?
麋威瞬间了然,不动声色道:
“你与他最后一次联络是什么时候,他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李鸿稍稍掐指一算,道:
“上月中旬。”
“那时他说徐公被曹氏提拔为御史中丞,算是中枢要臣,身边多了些校事盯梢,所以要减少联络的次数。”
“原本他与我约定这月初见一面,结果失期三日……只怕出事了。”
然后怕麋威不知道什么是“校事”,又稍作解释,说是专门替曹丕刺探百官万民情事的特殊郎官,又称为校郎。
麋威直接理解为锦衣卫一类的官职了。
稍稍沉思,问道:“那他当时有没有跟你说,徐公因何除官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