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表小姐今天也不想做皇后 >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陈三郎扑通一声跪在泥水里:“大人!小人世代居住在此,对这潞江水性最是了解!”

    “您看那水势,再看这堤坝的根基。往年加固,用的都是上好的青石糯米浆,可今年……小人偷偷查看过,用的多是沙土碎石,混着草杆,一冲即散!”

    “官府拨下来的修堤款,早就被那帮狗官贪墨了大半。这堤……这堤就是个样子货,撑不了太久了!”

    果然如此。

    虽然早有猜测,但被当地人亲口证实,万俟真还是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般的眩晕。

    他扶住旁边的沙袋,才勉强站稳。

    “大人!”

    陈三郎身后,黑暗中又陆续走出几十个衣衫褴褛的村民,男女老少都有,一个个面黄肌瘦,眼中却燃烧着绝望和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

    “活不下去了啊!”

    “堤一垮,什么都没了!”

    “狗官不让我们活!”

    “跟他们拼了!”

    压抑的、充满恨意的低语在风雨中飘荡、蔓延。

    万俟真看着他们。

    他知道,这就是民变的先声。

    官逼民反,自古皆然!

    他强压下喉头的哽咽,一把扶起陈三郎,目光扫过那一张张被苦难刻满痕迹的脸:“乡亲们!我万俟真奉皇命而来,就是来救灾的。只要我有一口气在,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你们送死!堤坝,我们一起守!粮食,我去想办法!相信我。”

    他的话语在风雨中显得有些单薄,但,暂时稳住了即将崩溃的人心。

    “可是大人,官府靠不住,我们又能怎么办?”

    陈三郎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和泪水,问道。

    万俟真深吸一口气:“官府靠不住,我们就靠自己!陈里正,你立刻联络下游各村可靠之人,组织青壮,自带干粮工具,连夜加固堤坝最薄弱之处!告诉我,哪里最危险?”

    陈三郎精神一振,连忙指向下游不远处一个河道转弯处:“那边!老龙湾。那里河道最窄,水流最急,而且小人看过,今年修的堤基最浅!”

    “好。”万俟真当机立断,“你带路,我亲自去,把所有能调动的人手都调过去!”

    “粮食……我会想办法从那些为富不仁的粮商手里,借一些出来!”

    他转向自己的随从和护卫,声音冷峻:“你们几个,持我钦差令牌,立刻进城,去请那几位最大的粮商到堤坝上来观水。告诉他们,若不肯来,或是来了不见粮食,便是抗旨不尊,贻误救灾,本官手中的尚方剑,不介意先斩几个奸商的头祭旗!”

    “大人,这……”

    随从有些犹豫,这手段过于激烈,恐惹非议。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万俟真斩钉截铁,“一切后果,由我万俟真一力承担!快去。”

    看着护卫们领命而去,万俟真转身,对陈三郎和聚集的村民道:“乡亲们,带路!我们去老龙湾。”

    与此同时,在潞州城外百里,层峦叠嶂的云雾山中。

    此地山势险峻,易守难攻,因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

    就在这深山之中,隐藏着一处规模不小的寨子,名为云蔚寨。

    寨名听着风雅,实则是一伙占山为王的强人盘踞之地。

    与一般打家劫舍、乌合之众的山匪不同,云蔚寨规矩森严,行事颇有章法,寨中不仅有三四百能战之兵,更有匠作坊、农田,俨然一个独立的小王国。

    寨主名唤师明夷。

    年约二十五六,身形挺拔,面容算得上英俊,明明生得一双桃花眼,却是薄唇深肤,一看就是薄情寡义的模样。

    他并非本地人,三年前孤身来到云雾山,凭着一身狠戾的武功和莫测的心机,迅速整合了山中几股零散势力,建立了云蔚寨。

    对手下约束极严,劫掠对象多是过往富商、为恶乡里的豪强。

    偶尔也会劫官府的钱粮,但对普通百姓却秋毫无犯,甚至有时会拿出部分钱粮接济山下的穷苦人家。

    因此在附近民间毁誉参半,但畏惧者居多。

    此刻,师明夷正站在山寨最高处的望楼里,负手望着南方天际。

    那里,乌云低垂,电蛇乱舞,正是潞江方向。

    风雨将他的衣袍吹得猎猎作响,他却纹丝不动。

    “山主,”一个精干的汉子快步走上望楼,躬身行礼,他是寨中的二头领,名叫石猛,“探子回报,潞江水位已超过警戒线,下游多处低洼地带被淹,灾民数万。朝廷派了个叫万俟真的年轻钦差下来,但地方官府阳奉阴违,救灾不力,堤坝恐有溃决之险。”

    师明夷:“万俟真……听说过,京城里一个有点名气的愣头青。满腔热血,可惜,不懂这世道的规矩。”

    石猛点头:“确实。听说他在堤上几天几夜没合眼,还差点跟通判赵德明动了刀子。不过,光有热血没用,手里没兵没粮,地方上那些地头蛇根本不买账。”

    师明夷嘴角勾起笑:“乱世将至,庸官当道,这潞州的天,要变了。”

    石猛眼中兴奋:“山主,您的意思是?”

    师明夷敛息:“我们蛰伏三年,积蓄力量,为的是什么?难道真要做一辈子山贼?”

    他走到望楼一侧,俯瞰着山下在风雨中飘摇的村落和远方隐约可见的潞州城轮廓。

    “水患一起,饥民遍地,官府无能,秩序崩坏。这正是我们扩张势力,收拢人心的大好时机。”师明夷的声音让人令人心悸,“传令下去:派出所有机灵的弟兄,深入灾区,散播消息,就说官府贪墨救灾钱粮,欲置百姓于死地,激起民愤。”

    “再打开我们秘密囤积的粮仓,组织人手,在灾民必经之路设立粥棚。记住,施粥之时,要让人知道,这粮食,是我们云蔚寨从狗官和奸商手里夺来,救济乡亲的!”

    “最后,”师明夷心下一狠,“挑选精锐,扮作灾民,混入潞州城以及附近大镇。一旦堤坝溃决,或是灾民暴动,立刻趁乱而起,夺取府库、粮仓、武库!首要目标,不是金银,是粮食和兵器!”

    石猛听得心潮澎湃,但还是有顾虑:“山主,如此一来,我们可就彻底和朝廷撕破脸了!会不会引来大军围剿?”

    师明夷冷笑:“朝廷?现在的朝廷,党争内斗不休,皇帝老儿猜忌众儿臣,湘贵妃把持后宫,各地节使蠢蠢欲动。一场南方水患,他们自顾不暇,哪来的精锐大军围剿我们?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们早已成势!”

    他拍了拍石猛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石猛,乱世之中,心不狠,站不稳。我们要的,不是偏安一隅的山寨,而是这万里江山。第一步,就从这潞州开始。让这滔天的洪水,和百姓的怒火,为我们铺路吧。”

    石猛再无犹豫,单膝跪地,抱拳道:“谨遵山主之令!”

    师明夷再次转身,望向南方,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雨幕。

    看到了堤坝上那个孤立无援的年轻钦差。

    看到了在洪水和饥饿中挣扎的灾民。

    也看到了在潞州城内醉生梦死的官员豪强。

    “万俟真……你守你的堤,我点我的火。看看是你那点微末的忠义能救得了这乱世,还是我这乱臣贼子的手段,能劈开一条新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