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一人掀翻一座王朝 > 49、谢清晏的效忠

49、谢清晏的效忠

    谢清晏心头翻涌着难以言喻的动容。

    他与小皇帝接触不多,对其的印象更多取决于传言,在此之前,他也猜想过少年天子的性格。

    满打满算,才坐了半个月的龙椅,之前又缺乏参政经验,转瞬又丢了江山,危在旦夕。这于任何一个少年人而言,都是这个年纪难以承受的巨变。

    不崩溃就算合格,能保持冷静就够得上“有静气”三个字了。

    可此刻李明夷展现出的面貌,委实刷新了谢清晏的认知。

    虽仍可以从少年眼中看到紧张与对未来的忐忑,但并没有恐惧与绝望,这一番话井井有条之余,更是目标明确,有一股吞天地的气魄来!

    谢清晏惊讶地道:“陛下……这些是从何处想来?”

    他怀疑是有人给皇帝出的主意。

    李明夷羞赧惭愧地道:

    “是朕自己瞎想的,朕也知道这法子说起来太虚妄,未免太飘忽,但也是朕能想到的唯一可行的法子了。”

    说话的时候,他悄然震动气血,让自己双颊泛红,似是自觉惭愧。

    少年的脸红胜却一切……

    “不!不是虚妄!”

    谢清晏有些激动地开口:

    “陛下所设想,虽宏大了些,却并非毫无可能!”

    他站起身,在柴房中踱步,似在思索这个“绞杀”计划的可行性。

    必须承认,这个计划难度太大,委实惊人,但谢清晏对南周太了解了,他明白除此之外,还真难以找到别的法子。

    跑去地方振臂一呼?调集兵马反攻?

    呵呵……谢清晏冷笑,一个王朝的腐朽,就如树木枯萎,率先反应在触须之上。

    南周各州府什么德行,他再清楚不过,都是一群墙头草,强风一吹就倒,根本指望不上。

    而景平帝的计划,虽有些天方夜谭,但好歹也是个法子,谢清晏并不指望真能绞杀成功,他想的更实际些,只盼着悄然发育下,能保留下南周一批臣子为火种。

    如此一来,等候天时,若运气足够好,没准伪帝坐不稳位置,天下再生变动,他还能拥立景平帝寻个地方,效仿历史,来个“划江而治”什么的。

    而真正令他心脏狂跳的,还是李明夷最后那几句。

    “绞杀之榕,亦是扫清沉疴,再换新天……”

    “是了,南周的确已积重难返,无力改变,但若借这伪帝之手,将上下换一层血,拔除旧势力,提拔新势力……日后自己等人再设法起势,若能夺回皇位,还真能实现先帝与自己等人未能完成的宏愿!”

    李明夷在一旁心中已笑了起来。

    因为这番话就是他精心设计的,他知道,谢清晏这种人颇有点“理想主义者”味道。

    若单纯打“忠君爱国”牌,谢清晏为了报恩,固然会帮他,但始终差点意思,可若加上这一层宏愿,就大不一样了。

    “陛下,”谢清晏顿足,认真道:“依臣之见,此法未必全无机会,最起码,暂时收拢旧臣,总不会错。”

    李明夷似得到肯定,高兴起来:

    “谢卿愿帮我?”

    谢清晏重重颔首,叹息道:

    “臣唯只怕自身势小力微,不足以帮陛下太多!”

    李明夷拉住他的手,笑道:

    “此事不急于一时,当徐徐图之,如今局势动荡,卿在敌营,难免被人盯着,切莫着急,以免暴露自身。当先设法苟全下来,再等时机。”

    谢清晏点头,感慨道:

    “陛下少年老成,先帝在天之灵,也当欣慰。”

    旋即,他又问起公主府的李先生的事,李明夷只说此人乃先帝留给自己的幕僚,奉命接近昭庆,以打探情报,联络旧臣。

    “日后,谢卿表面上与那李先生敌视,暗中携手即可。谢卿接下来,只耐心收集情报,过一段时间,朕会派人去取。”

    李明夷叮嘱一番。

    他虽然掌握了许多秘密,但一来,情报总有耗光的一天,二来,他掌握的情报更多是大人物、大事件,且在十年后。缺乏许多眼前的小事。

    所以,他需要让对方替自己收集,从而编织出真正属于他这个“鬼谷传人”的情报网。

    “对了,”李明夷忽地又想起一件事,问道:“大理寺牢狱中,可有近期死去的修行者?”

    “有,陛下是要……”

    李明夷低声附耳,叮嘱几句。

    他可没忘记,欠下巫山神女的“贷款”!

    谢清晏应下,而后,李明夷留他在屋内,自己先离开。

    ……

    过了一会,房门再次开启,谢清晏看到是那名与自己接头的,样貌平庸的年轻人:

    “谢大人,由我送你离开。”

    “好。”谢清晏弯腰,去拿黑色头套。

    “稍等,”李明夷笑着打断他,旋即敛去笑容,认真道:

    “谢大人,陛下虽信任你,但我们身为下属的,有些事,却不得不防。我这里有一门秘术,名为‘锁心咒’,需你发下心头大誓,若敢以任何方式透露陛下,与我们的存在,就将受咒术而死。你可愿意?”

    谢清晏洒然一笑:

    “谢某有何惧?该当如此!”

    李明夷点头,以指戳点对方眉心,默念咒文,他心口一株银色的小树明亮起来,丝丝缕缕的元气注入谢清晏眉心,沿着经脉,于大理寺少卿心口,也浮现出缠绕如锁链的树杈来。

    接着,李明夷念出具体誓言,谢清晏跟随重复,等二人心口树杈淡去,消失不见。

    谢清晏只觉一股无形力量,禁锢心口,似乎只要他浮现出透露任何相关情报的念头,就会引动咒术降临。

    “委屈大人了。”李明夷露出真挚微笑。

    谢清晏淡淡一笑,捡起了头套。

    ……

    ……

    谢家府邸。

    夜色已浓,谢家女儿端着托盘,上头是海碗倒扣,重新加热的饭菜。

    少女神色复杂地来到父亲书房前,呼了一声:“爹……”

    就在方才,谢清晏“大醉”而归,似在外头买醉回来,令一家人颇为忧心。

    “进来。”屋内,传出谢清晏的声音。

    谢小姐咬了咬嘴唇,用手肘推开房门,只见屋内灯火通明,父亲就坐在桌旁。

    她为之一愣!

    在她预想中,父亲必是烂醉如泥,颓丧沉闷的模样,需要她来开解劝慰。

    然而,此刻谢清晏虽一身酒气,却是神态清明,姿容挺拔,坐在桌旁正在翻看书卷。

    见女儿进来,扭头露出笑容:

    “这么冷的天,倒劳烦你过来。”

    谢小姐怔怔的,眼前的父亲仿佛一扫这段时日的颓丧,甚至……

    隐隐的,有种回到十年前,意气风发时期的气象来,就仿佛……重新有了奔头!

    “娘担心,父亲没吃晚饭……”她结结巴巴地说。

    谢清晏爽朗一笑,走过来,主动接过餐盘,笑道:

    “你们母女有心了,为父当真饿了,去吧,去睡下吧,不必担心。”

    说着,竟撸起袖子大快朵颐起来。

    谢小姐满脸懵逼,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闺房的,只是坐在床榻上,一脸的不可思议。

    不是……为啥啊?

    ……

    ……

    深夜,养心殿。

    颂帝靠坐在榻上,双脚置于铜盆中,微微闭目。

    掌印太监尤达亲自撸起袖子,蹲着为颂帝沐足。

    同时轻声汇报着今日城中发生的诸多事。

    颂帝忽然睁开眼睛,奇道:

    “你说苏镇方找回了他流落民间的那个女子?还多了个儿子?”

    尤达颔首,笑道:

    “说的是呢,苏将军昨夜彻夜未归,今早回来,整个人笑的合不拢嘴,与往日判若两人,如今军中已传遍了,苏将军已在筹备,不日将迎娶王喜妹回来。”

    颂帝难掩惊奇:

    “这倒是稀奇,他都找了多少年了,也无音讯,怎么突然找见了?”

    尤达道:“具体不知,只说是与……公主殿下有关。”

    接着,尤公公将苏镇方去公主府拜见,以及昨日,公主的随从在大鼓楼附近见苏镇方的事说了一遍,因涉及二品武将,这次禀告详细了许多。

    “莫非是昭庆帮了他?”

    颂帝怔了下,露出意外的神色,眸中神光流转,意味难明地笑了笑:

    “看来朕这两个儿子,为了抢人也都是煞费苦心啊。”

    尤达笑笑,道:

    “总归也是滕王殿下一番孝心,苏将军寡居多年,如今也算了解了陛下一桩心事。”

    颂帝瞥了他一眼,哼了一声:

    “那小子哪有这个本事心思?无非又是他姐姐帮他。”

    不过,颂帝明显还是高兴的,苏镇方有了家室,便更好拿捏,虽不知昭庆从哪里弄来的情报,但终归是苏镇方欠了皇家的人情,这很好。

    “对了,你放才说,又是那个姓什么的小随从……”

    “李,唤作李明夷。”

    “哦,这个姓李的小家伙替昭庆办的事?”

    “是。”

    短暂沉默。

    颂帝忽然道:“过两天,也该把昭庆的婚事公开了,省的吴家人来烦朕。”

    尤公公点头:“奴婢记着呢。”

    “恩……太子那边如何?”

    “太子殿下只怕今晚睡不好觉了……”

    “哈哈……”颂帝笑了起来,浑不在意的样子,蓦然神色阴郁:

    “也该让他警醒一些了,莫要以为有了太子的名分就高枕无忧了。”

    ……

    琼苑。

    这里是皇城内一座偏僻的,距离六宫都很远的院子。

    有大片花园。

    这两日,琼苑搬来了新的主人。

    此刻,琼苑内的“琼楼”之上,暖阁之中。

    景平皇后,大胤公主,秦幼卿一身长裙,安静端坐于阁内,素手轻轻抚琴。

    忽然,琴声停了下来,秦幼卿头也不回地问道:“情况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