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 第一卷 第1262章 王朝风向

第一卷 第1262章 王朝风向

    帝国的未来,仿佛航行在一片布满暗礁与漩涡的迷雾之海上。

    “传旨。”秦明忽然开口,声音打破了黄昏的寂静。

    “着枢密院,精选干练斥候,潜入北境,彻查流言源头及马队踪迹,一有实证,即刻剿灭,不必请示。”

    “着都察院,增派巡风御史至江南、荆楚、蜀中,明察暗访,重点稽查新政推行中阳奉阴违、欺上瞒下、苛待百姓者,授予其临机独断之权,可先斩后奏!”

    “谕令各州郡:重申《考成法》本意在于安民、富国、强兵,而非苛政虐民。凡有曲解圣意、残民以逞者,一经发现,立斩不赦!然,对于真心任事、虽小有瑕疵者,可记录在案,暂不追究,以观后效。”

    最后一道谕令,稍显缓和,意在给那些真正做事却压力巨大的官员一丝喘息之机,避免将他们彻底推向对立面。

    影七躬身领命,悄然退下。

    秦明肃清苛政酷吏的铁腕,如同寒冬骤雨,短暂地涤荡了朝堂的污浊,却也令帝国的肌体陷入了另一种僵冷的沉寂。新政在恐惧的驱动下艰难推行,效率的背后是无数双惊惧的眼睛和压抑的喘息。观星台上的远眺,让秦明看到了太平景象下涌动的暗流,他深知,仅靠杀戮与威慑,无法根除积弊,更无法赢得真正的臣服与民心。

    数日后,一场精心筹备的御前会议在紫宸殿偏殿举行。与会者仅有宰相、枢密使、户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及新任都御史等寥寥数位核心重臣。气氛依旧凝重,但较之往日大朝会的死寂,多了几分务实与专注。

    秦明没有坐在高高的御座上,而是与众人同坐于一张巨大的北境舆图周围。舆图上,山川河流、郡县关隘细致入微,更用不同颜色的朱砂标注着新政推行的进度、民变的隐患点、边境的异动以及漕运的关键节点。

    “江南强征捐税激起民变,陇西强役致民夫死伤,中原构陷士绅…这些,不是新政之过,而是执行之弊,是旧疾在新政下的反扑。”秦明开门见山,声音冷静,目光扫过众人,“朕要的,是刮骨疗毒,不是敲骨吸髓。诸位,有何良策,可既保新政之效,又免百姓之苦?”

    几位重臣面面相觑,陛下此言,竟是罕见地承认了新政推行中的偏差,并寻求补救之道。这让他们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

    宰相沉吟片刻,率先开口:“陛下圣明。臣以为,当务之急,一是明赏罚,二是疏民情。对于地方官吏,除严惩害民者外,亦需奖励那些真正恤民勤政、巧妙落实新政者,树立典范。此外,或可派遣钦差特使,巡行天下,专司受理民冤,核查新政实效,对执行偏差予以即时纠正。”

    户部尚书补充道:“《考成法》指标或可稍作调整,减少一些过于急迫、易导致苛政的条目,增加‘民安’、‘舆情’等软性考核,由都察院巡风御史暗中探访评分。”

    枢密使则更关注北境:“蒙挚将军所奏北境流言与马队之事,不可不防。然大军镇压,恐更激民怨。或可双管齐下,一面遣精干小队秘密清剿匪类,一面由朝廷明发诏令,宣布减免北境三年赋税,鼓励垦殖,选拔当地良家子入京宿卫,以示陛下怀柔安抚之意,瓦解华云鸿残余影响力。”

    工部尚书也建言:“漕运、河工等大役,可否改‘强征’为‘募役’?适当提高工钱口粮,明确工期,让民夫有所得,而非纯尽义务,或可减少抵触。”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渐渐抛开了最初的恐惧,开始真正为帝国长治久安建言献策。秦明凝神静听,不时发问,或点头认可。

    最终,他综合各方意见,做出决断:

    “准宰相所奏,设立‘巡政钦差’,由都察院、吏部、户部抽调干员组成,分赴各地,专司监察新政执行,受理民冤,有权即刻罢黜害民之官,表彰贤良。”

    “准户部所请,修订《考成法》,加入民安舆情考核,具体细则由尔等三日内核议呈报。”

    “准枢密院所议,北境之事,剿抚并用。着蒙挚精选锐士,组建‘猎狐营’,清剿匪患,探查流言源头。同时,拟旨减免北境赋税,招募边民健儿入京卫,以示恩宠。”

    “准工部所请,即日起,所有朝廷大役,原则上以募役为主,厚给工值,严查克扣。强征需经枢密院与朕特批,违者以贪腐论处。”

    一系列指令,刚柔并济,在维持新政核心的同时,注入了更多的灵活性与怀柔成分,试图在铁血秩序与民生喘息之间找到一个艰难的平衡点。

    会议结束后,众臣告退,神色中少了几分恐惧,多了几分凝重与责任。

    秦明独自留在殿内,目光再次落在那张巨大的舆图上。他知道,这些措施能否奏效,仍需时间检验,帝国的顽疾绝非一日可愈。但至少,这是一个开始,从一味的高压,转向更精细的调控与疏导。

    ……

    然而,帝国的麻烦从未单一出现。就在秦明调整策略,试图缓和内部矛盾之际,来自西北的紧急军情,如同一声尖锐的警哨,划破了短暂的平静!

    八百里加急军报直入枢密院,随即被火速呈送御前!

    “陛下!西凉急报!羌族首领乌顿,趁我大军东调平定内乱、北境未稳之际,纠集诸部,骑兵五万,绕过陇山防线,突袭凉州!凉州守将战死,州府危在旦夕!羌兵分兵劫掠陇右,兵锋直指关中!”

    “什么?!”即便是秦明,闻此噩耗,瞳孔也是骤然收缩!

    西凉!帝国西陲门户!凉州若失,陇右不保,羌族铁骑便可长驱直入,威胁帝国腹地关中平原!

    他瞬间明白了。北境的流言,境内的骚动,恐怕都与西凉羌族的这次大规模入侵有关!华云鸿的残余势力极可能已与羌族勾结,内外策应!

    “好一个调虎离山,趁火打劫!”秦明眼中寒光爆射,刚才议定的怀柔策略瞬间被抛诸脑后,一股凛冽的杀气再次弥漫周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