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官场滔天:从女领导司机开始! > 第1046章 给不给

第1046章 给不给

    沉默了大概半分钟。

    林海洋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了。

    “徐书记,朗德村的事情根源不在我们镇里,而在村民自己身上。”

    他一开口,就直接把锅甩了出去。

    “镇里不是没有考虑过他们的困难,为了让他们脱贫,为了解决通路难的问题,我们早就提出了最优方案——异地搬迁。”

    “镇里给他们在山下交通方便的地方协调了安置点,每户还有相应的补贴,这么好的政策,他们不接受。”

    “非要守着山里那几亩薄田,说什么故土难离。”

    “现在因为修路死了人,就跑去县里闹,这就是没事找事,是典型的小农思想。”

    “我们已经评估过,要想把路真正修进朗蒙村,那投入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县里不出钱,镇里这点财政,根本无力承担。”

    所有人都是点头,林海洋说的很在理。

    林海洋摊了摊手,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我的意见就是冷处理。”

    “他们愿意闹就让他们闹去,闹累了,自然就回来了,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人专门陪他们玩。”

    林海洋的话,让在场不少人都暗暗点头。

    他的话虽然难听,但从维稳和成本的角度看,不无道理。

    这时,一直沉默的田雨林皱着眉头开口了。

    “我不同意林镇长的看法。”

    田雨林为人正直,说话也直:“朗德村的村民世代都生活在大山里,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寄托,都和那片土地紧密相连。”

    “让他们搬出来,他们怎么生活?他们不适应山下的生活,也没有一技之长,出来之后只会更困难。”

    “修路是他们几代人的期盼,现在出了人命,他们情绪激动,去上访,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作为父母官,应该想的是怎么帮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把他们推开。”

    林海洋闻言,发出一声嗤笑。

    “你说得轻巧。”

    “行,我不是不同意解决,钱呢?钱从哪来?”

    他一句话就问到了田雨林的死穴上。

    “县里已经明确表,除了常规的扶贫资金,不会再为朗德村的修路项目单独拨款。”

    “没有钱,你怎么解决?”

    “用嘴去给他们修路吗?”

    田雨林顿时语塞。

    他是个实干派,也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

    林海洋直接把最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他确实无法反驳。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僵局。

    林海洋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先用一个无人能解的难题,把所有人的路都堵死,然后,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出自己的真正目的了。

    “徐书记,我倒是觉得这个难题,有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去处理。”

    徐长生抬眼看他:“哦?说来听听。”

    “李平生同志。”林海洋直接点了名。

    “李副镇长年轻有为,有魄力,有干劲,而且刚刚上任,正需要一个艰巨的任务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李副镇长现在还兼任着咱们镇扶贫办的主任。”

    “朗德村是咱们镇最穷的村子,村民大部分都是贫困户,这件事,由主管扶贫工作的李副镇长来牵头负责,可以说是名正言顺,再合适不过了。”

    “以后,朗德村后续所有的事情,不管是修路还是安抚,都由李副镇长全权负责。”

    “我们全力配合,这样责任明确,出了问题,也好追究。”

    林海洋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既捧了李平生,又明确了分工,最后还加了一句“出了问题好追究”,直接把一个巨大的责任包袱,不由分说地甩到了李平生的背上。

    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

    这哪里是推荐,这分明是挖了一个天大的坑,要把李平生推进去活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李平生的身上。

    有同情,有幸灾乐祸,也有好奇,想看看这个新上任的年轻副镇长,要如何应对这第一场刁难。

    李平生依旧面色平静,朗德村的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

    “李镇长,你的意思呢?”

    李平生很平静:“我服从组织安排。”

    徐长生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海洋同志的提议,有道理。”

    “平生同志,这个担子,你就挑起来吧。”

    徐长生看着李平生,语气不容置疑。

    “处理朗德村的事情,我给你一个总的原则。”

    “第一,稳住村民,绝对不能让他们再次去县里、市里上访,给上级领导添麻烦,给国家增加负担。”

    “这是政治任务,是底线。”

    “第二,解决问题要讲究方法。”

    “村民们要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好处。但钱,我们不能轻易给,这个口子不能开。”

    “你可以给他们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比如协调一些就业岗位,解决他们子女的上学问题,或者给村里拉一些企业赞助,搞点基建。”

    “总之,一切都要为‘不要上访’这个核心目标服务。”

    徐长生这番话看似是在给李平生指点迷津,实则已经认可了林海洋的责任推卸。

    他的核心思想,和林海洋并无二致。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只要朗德村的村民不再上访,这件事情就算圆满解决了,至于路修不修,村民们的生活是否真的得到改善,那都是次要的。

    “是!”

    李平生接下任务,所有人都放松了。

    林海洋眼中的笑意更浓了,他的第一步计划,完美达成。

    紧接着,他立刻抛出了自己的第二步棋。

    “徐书记,我还有个提议。”林海洋趁热打铁。

    “朗德村的事情千头万绪,异常复杂,李副镇长要去处理这件事,必然要投入全部的精力。”

    “这样一来,扶贫办那边的工作,恐怕就无暇兼顾了。”

    “我建议,在李副镇长去朗德村处理问题的这段时间,暂时由其他同志来主持扶贫办的工作,也好让李副镇长能心无旁骛。”

    徐长生不动声色地问:“你有人选?”

    “有。”林海洋毫不犹豫地说道,“我觉得办公室的丁百合同志就不错。”

    他此言一出,丁百合的腰杆瞬间挺直了几分。

    “百合同志在我们镇府办工作多年,对各项政策都很熟悉,工作能力强,群众关系也好,让她暂时代理扶贫办主任,协助李副镇长处理日常事务,我认为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林海洋的狐狸尾巴,终于彻底露了出来。

    他真正的目的,要借这个机会,把自己的人安插进扶贫办,夺走李平生手里最重要的一块权力。

    扶贫办,掌管着全镇的扶贫资金和项目审批,这是一个油水丰厚的部门,也是一个可以用来安插亲信、收买人心的重要阵地。

    徐长生听完,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又将目光转向了李平生,似乎在等待他的反应。

    怎么样,给不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