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发雷霆,赏罚有度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发雷霆,赏罚有度

    “朕参悟天道,将朝堂一切诸事尽数交予皇后代掌。”

    “对你们,可以说无有不允。”

    “你们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朱缙振眸光冷峻的扫向东厂和西厂,以及朝堂之上刚刚还在看戏的文武百官:“六部和内阁是干什么吃的?”

    “江南哗变,民意被裹挟,你们的处理态度,就是等着朕出关定夺?”

    “朕若是一日不出关,这朝廷是不是就运转不下去了?”

    “徐玉?”

    “微臣在。”

    徐玉心下苦笑,知道自己果然是逃不过去。

    “你是最早在朕麾下效力的文臣之一,也是靖难的功臣之一,朕本以为以你的手腕,会足够果断,第一时间协同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镇压江南叛乱。”

    “结果,你却是这么办的?”

    “等着朕出关来处理?”

    “这个内阁辅政大臣若是干不好,可以让出来,朝廷滚滚诸公,碌碌明臣,我相信有的是能人。”

    “微臣知罪。”

    徐玉心头剧颤,他知道朱缙振这是动了真火,深深的躬着身子,冷汗涔涔,根本不敢辩驳。

    这件事,的确是内阁和六部的处理大方向有问题。

    同时徐玉也警醒,他这个内阁阁老和礼部尚书是朱缙振一手提拔上来的,也能一句话将他打回原形,甚至是万劫不复。

    什么朝廷稳固,皇室宗亲的认可,都是朱缙振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不是他。

    像是这次宁王得到消息,提前准备,煽动江南民变,裹挟民意和几个郡王亲王,公然向朝廷要个说法的事情。

    他要做的,绝对不是等,而是先将叛乱镇压,将所有罪魁祸首压回京城受审。

    现任兵部尚书,天策府大统领李承恩,躬身道:“陛下,已有四千天策将士,五军都督府调了七卫所的将士至江南地界,随时待命,相信宁王掀不起太大风浪。”

    朱缙振闻言,这才稍稍收敛了些怒火:“秦颐岩。”

    “末将在。”

    “由你亲赴江南,带一队秘卫去。”

    “三天时间,朕要在京城看到宁王他们。”

    朱缙振的声音威严,带着不容置喙。

    秦颐岩连忙躬身领命:“是,末将必在三天内平息江南的动乱。”

    “兵部,户部,做好后勤工作,吏部和刑部做好核查,所有参与叛乱者,无论身份,一律严惩。”

    朱缙振说出这话时,朝堂上噤若寒蝉。

    朝堂百官不是傻子,自然清楚“一律严惩”指的是什么人。

    但他们转念一想发现好像也没有问题。

    别的皇帝上位,不只需要对百官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和获得他们的支持,更需要大明皇室宗亲的支持,但朱缙振却是靖难上位的。

    且还是强势碾压了整个大明后登上皇帝位置的。

    根本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支援。

    对于皇室宗亲的处置,自然是不会和历代皇帝一样,采取怀柔安抚为主。

    可百官心底也清楚,连皇室宗亲朱缙振都不在乎,给秦颐岩的命令不论身份“一律严惩”,他们这些官员更不可能例外。

    “微臣等,必全力配合!”

    被朱缙振点到的六部官员,齐声回道。

    朱缙振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看向那些眼巴巴的文官武将,心下好笑之语,却也不禁暗暗点头,果然御下之道,最好用的除了平衡,还有画饼。

    “朕闭关这段时日,听皇后说起,秘卫监察也汇报过。”

    “有许多卿家确实是全身心的为社稷百姓,劳心费力,废寝忘食。”

    “王敬,何鉴。”

    百官中走出两人,朝着朱缙振躬身一拜。

    “尔二人为大明殚精竭虑,当有赏赐。”朱缙振看着两人,前者是户部主事升上来暂时代管户部的,后者原是刑部尚书,后来因为牵扯到一些事情,被贬成了户部侍郎。

    但这段时日,两人在秘卫的监察和记录中,的确是尽忠职守,户部和刑部无论是清查官员贪污还是重审刑部大案,各方面的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好。

    “赐你二人我大明五品气运加身,望你二人再接再厉,为我大明再添砖加瓦。”

    朱缙振话落,两道金色的光辉从虚空中落入两人身上,在场百官发现两人肉眼可见的变得年轻,尤其是降为刑部侍郎的何鉴,原本苍苍白发,一下白发反黑,年轻了三四十岁,一副正值壮年的模样。

    五品气运,一次不死,寿添二百载。

    更能享受微薄的气运香火之妙,每年有几次增加两百倍修炼速度加成的机会。

    文武百官眼热不已。

    不少人更是暗恨自己,还是太过保守,否则今日的赏赐必然也有他们一份。

    朱缙振将满朝文武的反应尽收眼底,知道这些人自今日之后,只怕会更加的卖命,世间艰难唯有一死。

    能够站在这奉天殿内的,除了京官以外,就没有几个简单的。

    权势的美妙他们已经品尝过,权势顺带的金钱美色他们更是早已习以为常,可就算是曾经被清理的内阁首辅和诸多阁老,以及原本的六部尚书,他们也决然不可能放得下对寿命,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只要能够活着,以他们的权势,想要什么富贵美人都应有尽有。

    死了,就算昔日权倾朝野,百年后照样是枯骨埋荒冢,权势富贵尽数消散。

    所以,哪怕何鉴和王敬得到的赏赐,只是五品气运加身,依旧令文武百官眼热不已,羡慕得双眼通红,恨不能以身代之。

    “臣,谢陛下赏赐。”

    “愿为陛下,愿为大明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王敬跟何鉴感受着自身的奇妙变化,一下子年轻几十岁,以及气运加身的诸般妙用后,连忙压下心头的狂喜,齐齐跪在台阶之下,表起了忠心。

    两百年的寿数啊!

    曾经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却只是因为他们恪尽职守,为朝廷立下了功劳就得到了。

    虽然只是五品气运,但他们已经非常满足了。

    今日有这五品气运加身,增加了两百年寿命,那将来四品,三品,甚至于二品气运和一品气运,他们相信也不是不能奢望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