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娘子,别这样! > 第577章 山洞中的女人,是不是你?(一万一)

第577章 山洞中的女人,是不是你?(一万一)

    借东山府刺史的人头一用!

    杨国宣话音落下,议事堂当中不少人身子微微倾斜。

    东山府刺史,知州,这乃至于附近几个县城的县令,县尉,虽不姓杨,却是和杨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可以算做杨家心腹,而杨家在琅琊城声望的确立,也和这诸多官员脱不了干系。

    具体的手段颇为简单,就是这些官员以宁国名义,各种征收苛捐杂税,贪赃枉法,欺男霸女,这些官员越是人渣,越是禽兽,便越发衬得杨家眉清目秀,只是东山府的百姓并不知道,他们被强行征收的粮食几乎全都进了杨家的粮仓,他们被抢走的银钱,也大都入了杨家的腰包。

    东山府的各级官吏,可以说就是杨家的黑手套,杨家通过这些官吏,擢取整个东山府的财富,同时自身还能维系极好的名声。

    前一段时间杨和同被杀,杨家名望受损,杨和兴有了直接造反的心思,便是通过遥控东山刺史,知州,打着宁国的旗号,以平阳,安州要抵御匈奴和女真为借口,平白摊派大量赋税,短短时间便搞得东山百姓怨声载道,杨和同的事情,瞬间被压了下去,杨家还趁机拿出一部分陈粮,大肆收揽民心。

    现如今,杨家当真准备造反,那这黑手套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不仅没有存在的必要,杨家还必须尽快同这些人撇清楚干系,杨家曾经所做的事情,绝对不能公布于众,那对杨家声望是毁灭性打击。

    杨国宣的话显然很对杨和兴的胃口,皱巴巴的老脸上罕见的浮现出些微笑意:“具体说说。”

    “当街弑君,这是万世难以洗刷之恶名。”杨国宣微微颔首,侃侃而谈:“这便是宁和帝对杨家的,最致命的攻击,想要破这个局,难度极大。当这罪名扣在杨家头上,杨家便已经彻底失去和宁国几乎所有世家门阀结成同盟的可能,没有哪个家族愿意和杨家分担这样的罪名,这个代价他们承受不起。”

    “同时,也失去宁国几乎所有读书人的支持,读书人不管骨子里是何等卑劣,但却是最重颜面的一批人,莫看他们平日里总是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时不时批评一下朝廷的政策,时不时骂两句当今陛下,看起来似是对朝局和陛下有诸多不满,可他们批评和谩骂真正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博取名声,若是当真投靠杨家,那就成了乱臣贼子,说不定史书上都要留下浓重的一笔。”

    “那些读书人,绝大多数是不愿意如此的。”

    “文人风骨,大都如此。”

    杨国宣分析着杨家当前的困局,议事堂内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声音,但很显然有不少人认同杨国宣的看法,都在暗自点头。

    “刨除世家和文人集团,杨家所能利用的力量,便只剩下一种……”杨国宣短暂的停顿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庶民!”

    “庶民?”杨和兴微微挑眉。

    “准确来说,是农民。”杨国宣解释了一下:“或许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农民只是社会最底层的存在,他们从不曾掌握权力,知识,财富,甚至就连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都很难落到他们自己肚子里。”

    “他们卑贱如草芥,仿佛谁都能过来踩两脚。”

    “我并不会否认这一点,单个农民,的确是极为弱小的存在,但整个农民阶层却又是一股极为恐怖的力量。”

    “君不见,煌煌大汉,镇压周边万邦,打的漠南无王庭,打的匈奴不敢南下牧马,不得不往更北更冷的地方迁徙,最终还是被一群农民推翻了江山。”

    “君不见,浩浩大吴,万国来朝,周边异族除却西戎之外,几乎全都被大吴镇压,年年朝贡,就算西戎,大吴两百多年时间,却也从不敢东出劫掠,被大吴太祖,太宗,武帝,彻底亡族灭种的异族不知有多少,可最终也是被一群泥腿子农民军乱了江山。”

    杨国宣一口气说了许多,稍稍抿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才继续开口:“历史已经证明,农民拥有祸乱甚至是覆灭一个王朝的能力,但没有打天下坐江山的能力,原因也很简单,农民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的眼界,格局,不足以让他们君临天下。”

    “那么,如果以杨家为头颅,以农民为四肢,又会如何?”

    “收天下民心,合农民阶层,以杨家智慧为指导,以农民构建军队,最终是否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此言一出,议事堂中不知多少人眼睛倏地一下明亮。

    能进入杨家议事堂的人,自然都是杨家极为重要的存在,这些人不敢说各个都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通晓古今也是绝对没问题的,大汉王朝,大吴王朝的历史自然也是知晓,可若非今日杨国宣阐明,他们还真的难以想象农民军居然也会有如此夸张的破坏力。

    大抵,平日里瞧不起农民,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深深的烙印在骨子里。

    “如何聚民心?”杨和兴也是颇为赞赏的点了点头,再次问道,杨国宣所说的很多都是他正在做的。

    “很简单,东山知州,刺史,早已闹得整个东山府民生凋敝,百姓怨声载道,杨家出面,斩首东山府百官项上人头,东山百姓自然民心归附,簇拥者不知凡几。”杨国宣沉声说道:“当然,这只是第一步。”

    “而且,在这个时候,我们还不能直接打出造反的旗号,这只是我们杨家,看不惯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替天行道罢了。”

    “我们不要去否认,更不能遮掩十三叔所做的事情,相反,我们要大大方方的承认,我们要让老百姓明白宁和帝麾下都是东山刺史,知州这样的贪官污吏,宁和帝就是个昏君,暴君,十三叔当街弑君,真正的目的是想要解救宁国千千万万在暴君的统治之下受苦受难的百姓。”

    “读书人信不信,世家门阀信不信并不重要,只要老百姓信了就行。”

    “而恰好,老百姓又是这个世道上最容易被愚弄的一个群体,如此可以将十三叔当街弑君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杨和兴的眼睛逐渐变的明亮,便是那皱巴巴的嘴唇,都勾起了一丝笑意。

    议事堂中杨家其他重要人物,一个个也都在认真思考着杨国宣的这番话,不得不承认杨国宣虽然只是个庶子,但是其能力和手段却是不少嫡子都比不了的,对于当下深陷泥潭之中的杨家来说,这的确是最有效的法子。

    “这样一番操作,会让百姓对杨家心生好感,但想让老百姓豁出去性命跟着杨家造反还是有些不够,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主要有三件,第一件,掌握整个东山府之后,立马没收城内大户的田地,以及府城官田,分发给东山府的百姓,进一步收拢民心。”

    杨和兴眉头微皱。

    他也想要收民心,利用农民夺得天下。

    杨国宣所说的一些事情,他甚至早就已经开始实施。

    只是他和儿子之间似是也存在着一些分歧,比如说,和世家门阀之间已经没有合作的可能,但若是有机会,他还是准备联合地主阶级和小家族的,他很清楚莫看这些地主和小家族在杨家,房家这样的世家门阀面前渺小如同蝼蚁,可一旦他们聚合在一起,也绝对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

    杨国宣看出父亲的迟疑,抿了抿唇继续说道:

    “这些地主和小世家,虽然有投靠我们的可能,但一来,他们势力本就不怎么强,便是一户两户的投靠,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也极为有限,二来,地主和小世家多为富不仁,平日祸乱乡里,不知有多少百姓被他们欺辱,践踏,我们想要联合农民阶级,就不能和他们有过多纠缠,正好可以借着他们的人头,展示我们和普通百姓站在一起的决心。”

    “分了粮食,分了金银,分了土地,愿意归附于杨家的百姓势必会更多。”

    “第二件事,便是要在百姓之中散播一些消息,诸如朝廷大军很快就会打过来,一旦杨家被诛杀,新的刺史就会上任,要让百姓知道这个虚构的刺史是何等残暴,贪婪,好色,要让百姓相信,一旦杨家失败他们现在拥有的土地,财富和粮食,又会被掠夺,而他们甚至也要因为上任刺史被杀受到牵连,可能会被屠城之类,总之要让百姓害怕,恐惧,只有恐惧才能滋生出他们反抗的心思。”

    “唯有百姓试图反抗,他们才会想要去寻一个主心骨,想要去找一个领头人,而偌大的东山府,没有谁比杨家更适合担任这个角色。”

    “第三步,便是制造一些异象,让百姓相信杨家乃天命所归,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我们都知道是假的,但用来愚弄百姓却是最合适不过。”

    “等到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便从百姓中挑选几十上百位耄耋之年的老者,手持万民血书,跪于杨府门前,请求杨家替天行道,吊民伐罪,恳请父亲登临大宝,如此三辞三让之后,大事可期矣!”

    这一次,杨国宣没有再停顿,而是一口气将胸中安排尽皆吐出。

    于杨国宣口中,杨家造反仿佛不是垂死挣扎,摆在面前的就像是一条康庄大道。

    几乎每个人,胸腔中似是都有一股灼热的火焰在燃烧,呼吸也隐隐变的有些急促。

    唯有杨和兴,依旧是和之前一样,慵懒的蜷缩在椅子上,甚至就连皱巴巴的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半分不同,他的眼睛只是稍稍眯着,于心中计算着什么,过去了许久时间杨和兴终于睁开眸子:“若是按照你的安排进行,我们杨家便能拥有和朝廷分庭抗礼的能力?”

    “当然不可能。”杨国宣笑了笑摇头说道:“事情怎会这么简单?我的安排只是让杨家能初步站稳脚跟,身上的名声别那么臭不可闻,同时在给杨家竖起一杆大义的旗帜罢了。”

    “真正想要争夺天下,武力才是根本。”

    “而这,则是现在杨家最为欠缺的。”

    “就算是我们能聚拢十万,二十万百姓,又能怎样?”

    “或许依靠着数量上的优势,我们能战胜一府之地的府兵,能在宁国大地纵横捭阖,所向无敌,可若是遇上了东陵三卫呢?要知道金吾卫,银羽卫,禁卫军,这三卫皆是隆泰帝所设立,便是已经过去几十年,东陵三卫的战斗力比起隆泰帝时期有所减弱,可依旧能勉强称得上精锐,杨家的乱军遇上东陵三卫,能有几分胜算?”

    “就算我们又拿下几个州府,我们麾下的兵员数量能达到三十万,四十万,能依靠着数量上的优势,艰难的绞杀东陵三卫,可是别忘了,在我们的北边,可还有一股更强大,更可怕的力量。”

    “燕王。”

    燕王两个字刚刚吐出,议事堂内几乎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有人恐惧,有人憎恶,有人满脸杀意。

    杨家在宁国,原本一手遮天,之所以形势急转而下,沦落到现在这般境地,几乎可以说是燕王一手造成。

    “莫要忘了,宁国最强大的军队就在燕王手里。”杨国宣有些无奈的吐了口气,遇上疯癫又强大的存在,大抵是杨家最大的悲哀。

    “燕王手下的军队,可是能出城和匈奴,女真的骑兵野战的狠人,是能马踏王庭,绞杀十几万匈奴的,真正的精锐,就杨家这边聚揽起来的,没有经过训练甚至连武器装备都凑不齐的农民军,碰上燕王手下杀人不眨眼的黑甲士,银甲卫,说以卵击石都是客气的,双方根本没有可比性,怕是刚刚接触的瞬间便是一边倒的屠杀。”

    “只要燕王活着,只要燕王手下的军队尚存,就算我们杨家能打下这个天下,也不过只是在给宋言做嫁衣。”

    “我甚至怀疑,一旦我们这边举起造反的旗帜,燕王那边就有可能直接挥军南下,到那时候我们杨家甚至连发展起来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被燕王当做乱臣贼子给平了。”

    杨国宣的话,就像是给所有人头上泼了一盆冷水。

    原本躁动起来的心,便瞬间冷却。

    一些人心中还有些骄傲,不愿意承认杨家在宋言面前居然是如此不堪,可他们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来。

    没办法,无数座京观,已经证明了宋言麾下的军队是何等强大。

    杨和兴倒是呵的一下笑出了声,这也是他最喜欢杨国宣的地方,不管什么时候,他总是抱持着一份冷静,不会被虚假的繁荣冲昏头脑:“所以在你看来,我们要如何做?”

    杨国宣深吸了一口气,面色显得前所未有的严肃:“杨家想要成事,必须先除掉宋言。”

    “想要除掉宋言,唯有……”

    “借兵!”

    杨和兴的眸子里也开始闪烁起诡异的光:“从何处借?”

    “匈奴!”

    “女真!”

    “还有……倭寇!”

    ……

    天,已经悄悄黑了下来。

    平阳城,王府之中一片寂静。

    宋言依旧维持双手抱着洛天衣的姿势。这般模样,让洛天衣都有些无奈,都这样抱了一个下午了,姐夫都不腻的吗?

    反正她坐在姐夫腿上时间长了,小屁股都感觉有些疼了。

    洛天衣能看的出来父亲的死,对宋言的打击很大,难以想象的大,宋言的伤心怕是半点都不比洛玉衡逊色,甚至让宋言的精神都有些濒临失控。洛天衣看出来了,所以才会过来开解,然而她终究还是有些不太明白,姐夫和宁和帝的关系,充其量也就是女婿和岳父,感情当真有这般深厚吗?

    明明都没有见过几次面的。

    有些事情,洛天衣到底是不知道的。

    对于宋言来说,梅雪的存在填补了母亲这个位置的空白,可前后两辈子,父亲这个位置终究是什么都没有。

    或许,在有些时候,宋言甚至是将宁和帝当做了亲生父亲来看待。

    宁和帝的存在,更像是宋言心中某种小小的奢望。

    纤细的身子在宋言怀里轻轻扭动了一下:“姐夫,松开我了。”

    “有人来啦,应是刘义生他们。”

    洛天衣的实力不错,能感知到王府外面的动静,小声的嘟哝着。

    可宋言却是有些耍赖的不肯松开,呼吸喷在洛天衣的脖子上,便让洛天衣感觉痒痒的。

    又过了一会儿,宋言终于有些不舍的抬起了头,他的眼睛也终于恢复了清明:

    “天衣。”

    “嗯?”洛天衣嗯了一声,一根纤细的手指轻轻勾了勾耳边的发丝。

    “有件事,我很早便想要问你了。”宋言缓缓吐了口气:“只是之前好几次都阴差阳错的被打断。”

    “嗯,什么事,你问吧。”洛天衣倒是一副很好说话的模样。

    “宁平县,伊洛河畔的山洞里……”宋言一字一顿的开口:“那个女人!”

    “是不是你?”

    这一次,他抱住了洛天衣,不会再给洛天衣逃走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