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消息慢的,上了朝才发现同僚们个个脸上带笑,互相拱手道贺,一打听,才知道是东宫添丁了。
顿时急的捶胸顿足,觉得自己错过了巴结的好机会。
早朝之上,气氛前所未有的轻松。
乾帝坐在龙椅上,嘴角就没放下来过。
平日里那些看着就头疼的奏章,今天看着也顺眼了不少。
户部禀报钱粮,他大手一挥。
“准了!”
兵部请示边务,他点头。
“照办!”
工部要钱修河堤,他略一沉吟。
“嗯……拨一半,剩下的,让地方上自己想想办法。”
众臣面面相觑,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陛下今天,好说话得不像话。
礼部尚书瞅准机会,出班奏道:“陛下,皇长孙降世,乃国之祥瑞。”
“臣请旨,是否依制告祭太庙,并颁示天下,与民同庆?”
乾帝一拍龙案,震得茶盏一跳。
“准!大操大办!必须大操大办!”
“着礼部即刻拟章程上来!要隆重!要喜庆!花多少钱都行!”
“不够跟朕说,朕掏钱补上!”
他顿了顿,又补充一句。
“还有,京城百姓,免赋一年!不,免半年吧……算了,还是免三个月!让他们也沾沾朕孙子的喜气!”
“陛下圣明!”百官齐声高呼,这回是真心实意。
下朝后,乾帝脚跟都没在养心殿沾一下,直接摆驾东宫。
林佑琛本来还想跟同僚们议论几句朝政,一看陛下这架势,也赶紧告假,跟着往东宫跑。
两位大乾顶梁柱,又一次挤进了皇长孙的偏殿。
小家伙刚吃完奶,被奶娘抱着拍嗝。
乾帝搓着手,眼巴巴凑过去。
“来来,让爷爷抱抱!”
他接过孩子,姿势比昨天熟练了点,但还是僵硬。
“哎呦,朕的乖孙,今天好像又俊了点!”
林佑琛在一旁伸着脖子看,胡子翘着。
“陛下,老臣瞧着,这眉眼,更像薇儿一些,秀气。”
“胡说!”
“明明像夜儿!你看这额头,这鼻子,跟夜儿小时候一个样!”
两人为了孩子像谁,居然争执起来。
奶娘和宫女们低着头,肩膀耸动。
小家伙似乎嫌吵,哼哼了两声。
乾帝立刻噤声,轻轻摇晃着胳膊。
“哦哦,不吵不吵,爷爷不吵你了。”
林佑琛也压低声音。
“陛下,您看是不是该给小皇孙起个名了?”
乾帝一愣,随即恍然。
“对对对!起名!朕得好好想想!”
他抱着孙子,在殿里踱步,嘴里念念有词。
“得取个寓意好的,大气的……承……启……睿……”
他想一个,摇摇头,又想一个,又觉得不妥。
林佑琛也跟着琢磨。
“陛下煜字如何?光明照耀之意。”
“弘字也好,广大,恢弘。”
乾帝皱眉。
“煜字尚可,弘字……朕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他低头看着怀里又开始打瞌睡的孙子,忽然眼睛一亮。
“有了!”
“就叫秦恒如何?”
“恒者,久也,愿我大乾国祚绵长,愿朕孙儿福寿永昌!”
林佑琛细细品味,抚掌赞叹。
“秦恒……好!此名寓意深远,又不失厚重,陛下圣明!”
乾帝得意洋洋。
“那就这么定了!秦恒!朕的皇长孙,秦恒!”
他越看孙子越喜欢,忍不住用下巴上没刮干净的胡茬,轻轻蹭了蹭孩子娇嫩的小脸。
小家伙被扎得不舒服,小脑袋一扭,躲开了。
乾帝哈哈大笑。
“嘿!还挺有脾气!”
林佑琛也看得眼热。
“陛下,让老臣也抱抱?”
乾帝有些不舍,但还是小心翼翼地把孩子递过去。
“你小心点,托住脖子和腰!”
林佑琛接过,动作比乾帝还笨拙,全身肌肉都绷紧了,仿佛抱着个易碎的琉璃盏。
他低头看着那张小脸,眼圈又开始发红。
“恒儿……外公的恒儿……”
他喃喃着,老泪差点又掉下来。
乾帝在一旁看着,有点吃味。
“行了行了,抱一会儿就得了,别累着朕的孙儿。”
林佑琛这才依依不舍地把孩子交还给奶娘。
两人围着摇篮,又看了好一阵,直到孩子睡得沉了,才轻手轻脚地退出来。
走到外殿,乾帝还意犹未尽。
“林相,你说,是不是该给恒儿找几个伴读?”
“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才好。”
林佑琛哭笑不得。
“陛下,恒儿这才第二天……找伴读,是不是太早了点?”
“不早不早!”
“人选得提前物色!要家世清白,孩子机灵,身体好的!”
乾帝连忙摆手,摸了摸下巴。
“苏家那个小子怎么样?就是苏有孝的那个长孙。”
林佑琛心里盘算着,镇国公苏家与太子关系亲近,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苏家小公子……倒也合适。”
“还有王家,李家……都得挑挑。”乾帝已经开始规划孙子的社交圈了。
两人正说着,外面通报,皇后娘娘和几位后宫妃嫔也来看孩子了。
乾帝赶紧迎出去。
皇后脸上也带着难得的喜色,拉着乾帝的手。
“陛下,臣妾可算盼到这一天了!”
她走到摇篮边,看着里面熟睡的小人儿,眼神柔和得能滴出水来。
“瞧瞧这小模样,真招人疼。”
其他妃嫔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夸赞,这个说鼻子挺,那个说耳朵大福气好,殿里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乾帝看着这一幕,心里那份满足感,比打了胜仗还强烈。
他悄悄对林佑琛说。
“看见没?这才是天伦之乐。”
林佑琛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这一刻,什么朝政,什么权谋,仿佛都远了。
京城里,关于皇长孙的议论还在发酵。
说书先生们已经编出了新段子。
什么太子妃生产时满室红光,异香扑鼻。
什么皇长孙落地不哭反笑,声若洪钟。
越传越神乎。
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都觉得这是好兆头,预示着大乾江山稳固,天下太平。
就连街上的小贩,吆喝起来都格外带劲。
“卖瓜咯!又甜又脆的瓜!吃了咱的瓜,沾沾皇长孙的福气!”
“新到的绸缎!给娃儿做身新衣裳,保准跟小皇孙一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