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六百九十章 釜底抽薪,高丽折翼

第六百九十章 釜底抽薪,高丽折翼

    战斗在狭窄的街巷中瞬间爆发。

    四名死士悍不畏死,招式狠辣,完全是以命搏命的打法。

    夜枭等人虽身手更高一筹,但既要保护车厢内的墨衡,又要应对敌人疯狂的攻击,一时竟被缠住。

    一名死士拼着硬受夜枭手下的一刀,猛地扑到车厢旁,手中淬毒的匕首狠狠刺向车窗!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铛”的一声脆响,一柄横刀从斜刺里伸出,精准地架住了匕首!

    是那名得到夜枭预警的东宫禁军校尉,他带着两名士卒及时赶到!

    那死士眼见行动失败,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与疯狂,猛地回手,将匕首刺入自己心口,并声嘶力竭的用高丽语嘶吼着什么!

    声音凄厉,在暮色中回荡。

    其余三名死士见首领自戕,竟也纷纷效仿!

    或咬破口中毒囊,或自刎当场!

    顷刻间,刺客全部毙命,最后竟连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街巷迅速被赶来的更多官兵封锁。

    墨衡在夜枭的护卫下,脸色苍白但镇定地走下马车,看着眼前横陈的尸体,心有余悸。

    夜枭蹲下身,在其中一名死士怀中快速摸索,除了一些零碎的金币和一把备用匕首外,还找到了一小卷用油布包裹的密信。

    他迅速收起,对那禁军校尉拱了拱手:“多谢将军及时援手。”

    校尉神色凝重:“分内之事。”

    “只是……这些人,竟是死士?”

    他看向夜枭,眼神中带着探究。

    夜枭不动声色:“此事关系重大,还需禀明有司详查。”

    他也不与官府之人多废话,将现场交给了官兵处理,自己则护着墨衡,迅速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回到龙首原山庄,夜枭将那卷密信呈给赵牧。

    信上是用高句丽文写就的简短指令,明确要求死士小组不惜一切代价刺杀墨衡,并附有墨衡的画像和日常行动路线。

    赵牧看着那密信,眼神冰寒。

    “海墟之秘……”赵牧低声重复着死士临死前的嘶吼,“看来,他们知道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这次是刺杀,下次呢?”

    ......

    时光流转,自墨衡遇袭已过去近两月。

    盛夏的海风带着灼人的热气,却吹不散登州港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牧云商会主导的南下联合船队已初步成型,数艘经过加固改造的海船停泊在港内,进行着最后的补给与检查。

    在这片忙碌之下,一股潜流始终未曾停歇。

    龙首原山庄内,赵牧看着夜枭最新呈上的密报,眼神锐利如刀。

    信中提到,根据对那名服毒死士遗留物件的深度排查,以及安插在高句丽沿海眼线的回报,基本确认高句丽人在东海一处远离主航线的无名荒岛,建立了一个小型临时据点。

    此据点位置隐蔽,既可用于监视大唐海船动向,也可能作为拦截南下船队的前哨,甚至可能是他们探索所谓海墟的跳板。

    “看来,这高句丽还没对这东海墟私信啊!”

    “不过......疥癣之疾,亦是隐患。”赵牧轻叩桌面,沉吟片刻,随即提笔。

    想了想,赵牧修书一封给太子李承乾。

    信中,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推测高句丽或因前番失利,不甘之下可能于海上某些僻静处设点,骚扰商路,建议海事院可否协调水师,扩大例行巡航范围,一则震慑,二则清剿可能存在的匪巢,以保海商安宁。

    李承乾得信,深以为然。

    此时他兼领海事院正,正需实绩树立威信。

    次日,他便以海事院名义,正式行文兵部与登州都督府,提请登州水师加强对东南海域,尤其是商路沿线及偏远岛屿的巡防力度,肃清潜在威胁。

    公文很快得到批复。

    驻守登州的刘都尉早就对高句丽人的嚣张行径窝了一肚子火,接到命令,立刻点齐两艘主力楼船及数艘快艇,以演练为名,直扑密报中提及的海域。

    经过近十日的搜寻与排查,水师船队果然在那座无名荒岛的背风港湾内,发现了三艘伪装成渔船的高句丽哨船以及数十名驻扎人员。

    对方见大唐水师突然出现,试图凭借岛礁地形抵抗,但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水师面前,无异于螳臂当车。

    一场短暂而激烈的交锋后,高句丽据点被连根拔起,两艘哨船被击沉,一艘被俘,驻守人员非死即擒。

    刘都尉从俘虏口中和据点内搜出的物资确认,此处正是高句丽用以监视,并伺机劫掠大唐商船的前进基地。

    消息传回,登州商界为之振奋,对海事院与朝廷的信任大增。

    而这份战报被快马加鞭送至长安,摆在了李世民的案头。

    平壤。

    泉盖苏文的府邸内,气氛降至冰点。

    接连的坏消息,现实渗透计划失败,假图纸隐患未知,后是刺杀计划全军覆没,现在又是精心布置的海上据点被大唐水师以雷霆之势拔除!

    这不免让他也有些暴怒如雷了。

    “废物!一群废物!”全盖苏文咆哮着,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掼在地上,碎片四溅。

    “金仁洙那个蠢货葬送了一支船队,如今连个小小的据点都守不住!大唐的水师,有何时变得如此主动?!”

    下方跪伏的几名官员噤若寒蝉,无人敢接话。

    发泄过后,泉盖苏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意识到,单纯在海上与大唐,尤其是与那个诡计多端的赵牧和他背后的势力纠缠,己方已落入下风,且极易引发全面冲突,于目前的高句丽极为不利。

    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他沉声道:“传令,所有针对大唐沿海的渗透与袭扰行动,暂缓。”

    “命金仁洙潜伏待命,无令不得妄动。”

    说着,他踱步至巨大的地图前,目光从东海缓缓移向打大唐北方那广袤的草原之上。

    “看来,需要给大唐找点别的麻烦了。”泉盖苏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派人秘密联络突厥的阿史那部,告诉他们,东西呼应,共分其利的时候,或许快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