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 第153章续1 故国来使

第153章续1 故国来使

    ---

    殿中的寂静,仿佛有形有质,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崔明远脸上的儒雅笑容如同风干的泥塑,一点点剥落,露出底下难以置信的惊愕与一丝难以掩饰的愠怒。他奉旨而来,带着大唐皇帝的“恩典”与毋庸置疑的预期,从未想过会得到如此干脆、甚至可说是决绝的拒绝。这不仅仅是对大唐皇帝旨意的违逆,更是对大唐国威的一种轻慢。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情绪,试图维持使臣的体面,但语气已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尖锐:

    “娘娘!”他上前一步,声音拔高,“您可知您在说什么?此乃吾皇陛下天恩浩荡!‘国后夫人’之位,何等尊荣?便是皇室宗亲之女,亦难企及!娘娘岂可因一时……眷恋,而弃祖宗故土、骨肉血亲于不顾?弃此泼天富贵、青史留名之机于不顾?”

    他目光灼灼,试图用大义与利益打动她:“娘娘在乞儿国十年,励精图治,贤名远播,吾皇与朝中诸公亦有所闻。正因如此,方有此破格册封!娘娘回归大唐,非但能与家人团聚,享天伦之乐,更可凭借‘国后夫人’之尊荣与智慧,襄赞内廷,福泽万民,其影响又岂是偏安一隅可比?此乃光耀门楣,惠及毛氏一族之无上荣光啊!娘娘三思!”

    句句看似在理,字字隐含机锋。既抬出了孝道亲情,又画下了权力富贵的巨饼,更暗指留在乞儿国是“偏安一隅”,格局有限。

    殿内乞儿国众臣的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几位武将已是怒目圆睁,手按上了佩刀刀柄。这唐使,分明是在贬低他们的国家,动摇他们的国母!

    赫连决握着毛草灵的手紧了紧,眼神冰冷如刀,正要开口驳斥,却感觉掌心被轻轻捏了一下。

    毛草灵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随即转向崔明远,她的脸上依旧带着那抹从容的浅笑,但眸中的温度却降了下来,如同覆上了一层薄霜。

    “崔侍郎,”她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沉淀了岁月与权力的平静力量,“你口口声声‘祖宗故土’、‘骨肉血亲’、‘光耀门楣’……”

    她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崔明远,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了然,让崔明远没来由地心头一凛。

    “那么,敢问侍郎,十年前,本宫被定为‘罪臣之女’,仓促顶替和亲之时,这‘祖宗故土’可曾给过本宫选择?这‘骨肉血亲’可曾有能力护我周全?这‘毛氏门楣’,又是靠谁得以保全,乃至今日能得陛下‘挂念’?”

    一连三问,如同三支冰冷的利箭,直刺核心!

    崔明远张了张嘴,一时语塞。当年之事,他岂会不知内情?那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是为了平息事端、维护皇家颜面的弃子之举。此刻被毛草灵当面揭开,他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顿时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有些可笑。

    毛草灵并不需要他的回答,她继续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至于‘泼天富贵’、‘青史留名’……崔侍郎,你可知,真正的富贵,非是金玉满堂,而是内心安宁?真正的留名,非是史书工笔,而是百姓心中那杆秤?”

    她抬起手,指尖虚指向殿外,仿佛指向那广袤的乞儿国疆土,指向那些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的子民。

    “这十年来,本宫与陛下携手,看着戈壁涌出甘泉,荒原变为良田,商队络绎于途,百姓脸上重现笑容。本宫亲眼见证,一个曾经贫瘠困顿的国度,如何一步步走向繁荣安定。”

    她的声音里,注入了一种深切的情感,那是一种源于创造与付出的自豪与眷恋。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本宫与陛下的心血;这里的每一个子民,都是本宫需要守护的责任。你口中的‘偏安一隅’,在本宫心中,便是值得倾尽所有去守护的‘家国天下’!”

    “回大唐,做那看似尊荣却可能束手束脚的‘国后夫人’?”毛草灵轻轻摇头,语气斩钉截铁,“非我所愿,亦非我志所在。”

    她收回目光,重新落在崔明远身上,眼神锐利如刀:

    “更何况,崔侍郎当真以为,本宫不知如今大唐境内,藩镇割据,党争渐起,国库亦非十分充盈?此时迎回本宫,这‘国后夫人’之位,究竟是荣宠,还是……想借本宫在乞儿国这些年积累的声望与可能的‘影响力’,来为大唐换取些什么?”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不仅崔明远脸色骤变,连他身后的两名副使也骇然失色!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位深居乞儿国后宫的皇后,对大唐内部的局势竟有如此清晰的认知!更是直接将这层未曾宣之于口的潜在意图,赤裸裸地揭穿开来!

    “娘娘!慎言!”崔明远又惊又怒,声音都尖利了几分,“此乃妄测圣意!诽谤朝廷!”

    “是妄测,还是实情,崔侍郎心中自有杆秤。”毛草灵毫不退让,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强大的压迫感,“烦请侍郎回禀大唐皇帝陛下:毛草灵感念故国生育之恩,此生不忘。但乞儿国,已是我的国,赫连决,已是我的君,这里的百姓,已是我的民。”

    “昔日和亲,是为两国之谊。今日留此,亦是为两国长远之好。若陛下顾念旧谊,愿与乞儿国永结盟好,互通有无,本宫与陛下,不胜欢迎。若欲以势相压,或以情相胁……”

    她微微昂起头,凤冠珠翠轻摇,流转着冷冽的光华,周身散发出一种不容侵犯的凛然气势:

    “乞儿国虽小,亦有铮铮铁骨!本宫虽女流,亦知何为——不、屈、不、挠!”

    “不屈不挠”四字,如同金玉交鸣,铿锵有力地回荡在宣政殿的每一个角落!

    赫连决看着身旁女子坚毅的侧脸,心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骄傲与澎湃情感。他的皇后,他的凤主,从未让他失望过!

    殿下的乞儿国众臣,更是听得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不知是谁率先喊出一声:“凤主圣明!乞儿国万世永昌!”

    随即,群臣跪伏,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殿宇:

    “凤主圣明!陛下万岁!乞儿国万世永昌!”

    “凤主圣明!陛下万岁!乞儿国万世永昌!”

    声浪如潮,震撼人心,充分展示了毛草灵在乞儿国无可动摇的威望与地位,也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了大唐使臣的脸上。

    崔明远脸色铁青,浑身都在微微发抖。他看着凤座上那个在群臣跪拜中愈发显得尊贵不可方物的女子,又看了看她身旁那个眼神冰冷、充满保护欲的帝王,知道今日之事,已无可挽回。

    他所有的说辞、所有的筹码,在对方绝对的意志与实力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继续纠缠,只能是自取其辱。

    他死死攥紧了袖中的拳头,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娘娘……既然如此决绝,外臣……无话可说。必将娘娘之意,一字不差,回禀吾皇陛下!”

    这话,已是带着明显的怨怼与威胁之意。

    赫连决冷哼一声,帝王的威压毫不掩饰地释放开来:“如此甚好!崔侍郎,记住凤主的话,也记住朕的话:毛草灵,是朕的皇后,乞儿国的凤主!任何人,任何国度,若想将她从朕身边,从乞儿国带走,先问问朕手中的剑,问问乞儿国百万带甲的儿郎,答不答应!”

    森然的杀意,如同实质,让崔明远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毛草灵适时地缓和了语气,依旧是那副主人翁的姿态,仿佛刚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

    “崔侍郎一路劳顿,想必也乏了。福安,”

    “老奴在。”内侍监总管立刻应声。

    “引崔侍郎及诸位副使前往鸿胪寺驿馆休息,好生款待,不可怠慢。”

    “是,娘娘。”

    崔明远知道再留无益,强忍着屈辱与怒火,僵硬地行了一礼:“外臣……告退!”

    说完,几乎是脚步踉跄地,带着两名同样面色难看的副使,转身离开了宣政殿。那背影,充满了挫败与不甘。

    使臣退去,殿内凝滞的气氛为之一松。

    赫连决挥挥手,示意众臣平身退下。

    很快,偌大的宫殿内,只剩下帝后二人。

    赫连决转过身,深深地看着毛草灵,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声低沉而充满情感的呼唤:“灵儿……”

    他伸出手,将她紧紧拥入怀中,力道之大,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

    “谢谢你……谢谢你选择留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天知道,在崔明远提出那个要求时,他心中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他无法想象失去她的日子。

    毛草灵依偎在他坚实温暖的怀抱里,感受着他急促的心跳,心中一片安宁与柔软。她伸出手,回抱住他精壮的腰身。

    “傻瓜,”她轻声呢喃,带着一丝嗔怪,更多的却是柔情,“这里是我的家,有我的夫君,我还能去哪里?”

    “可是……大唐毕竟是你出生的地方,你的家人……”

    “家人?”毛草灵抬起头,看着他深邃的眼眸,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释然与一丝淡淡的怅惘,“那个家里的毛草灵,或许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死’了。现在的我,是你赫连决的妻子,是乞儿国的凤主。至于长安的毛本家……若他们安好,我便心安。但那份亲情,终究是隔了千山万水,淡了。”

    她将脸颊重新贴在他的胸膛,听着那强有力的心跳,无比笃定地说:

    “赫连决,你听好了。我毛草灵,此生,与你,与乞儿国,共存亡。”

    赫连决心头巨震,将她搂得更紧,下颌轻轻摩挲着她的发顶,誓言般低语:“朕亦然。此生,绝不负你。”

    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而永恒的金色。

    然而,温情并未持续太久。

    毛草灵轻轻从他怀中退出,神色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睿智。

    “陛下,此事恐怕不会就此了结。”

    赫连决眼神一凛,点了点头:“朕知道。崔明远离去时那眼神,充满了怨毒。大唐皇帝……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毛草灵走到窗边,望着远方天际最后一抹霞光,“我今日点破了大唐内部的一些困境,他们或许会恼羞成怒。而且,拒绝回归,在他们看来,可能等同于乞儿国脱离掌控,甚至……是一种挑衅。”

    “朕明白。”赫连决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目光锐利如鹰,“看来,我们需要提前做些准备了。边防需加强,军备需整顿,与周边其他邦国的联系,也要更加紧密。”

    “嗯。”毛草灵颔首,“还有国内,需得尽快将此事晓谕天下,但要把握好分寸,既要让百姓知晓凤主之心与他们同在,激起同仇敌忾之心,又不能过度刺激大唐,引发不必要的恐慌或提前冲突。”

    “此事交由你去办,朕最放心。”赫连决信任地看着她。

    “另外,”毛草灵沉吟片刻,“我担心……毛本家。”

    赫连决握住她的手:“朕会立刻派密探前往长安,密切关注毛本家动向,必要时,不惜一切代价,护他们周全。”

    毛草灵心中一定,点了点头。有他这句话,她便少了后顾之忧。

    夜幕缓缓降临,宫灯次第亮起。

    宣政殿内的帝后,已然从儿女情长中抽身,开始为即将可能到来的风浪,进行着冷静而缜密的谋划。

    故国来使,如同一块投入命运长河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在迅速扩散,影响着未来的格局。

    而毛草灵知道,她选择的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她,无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