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龙河大学耗费巨资打造的生态奇迹——【“伊甸园”】,第一次向全体师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园内,湿润的暖风裹挟着泥土与植物的芬芳,在林间自由穿行,充满了欢声笑语。
王浩所在的【野外生存会】,正是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庆祝公园落成的“24小时雨林露营”活动。
为了给社团的官方账号涨粉,也顺便赚取一些宝贵的宣传积分,王浩将自己的个人终端调整至直播模式,一个标题极简的直播间悄然上线——
《龙河大学新生的周末》。
起初,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个平平无奇的直播间。
直到几分钟后,算法将它推送给了第一批因为无聊而点进来的网友。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
所有涌入直播间的人,都在屏幕前,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预想中那种铺着格子餐布、摆满零食饮料的温馨野餐场景,根本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幅专业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画面。
镜头的主人公王浩,和他的十几个同学,全部身着贴合身形的深绿色户外作战服,脚踩高帮防滑战术靴,正在一片林间空地上,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效率,进行着某种建设。
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没有任何多余的交流。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目的性。
只见两名身材高大的男生,用便携式工兵斧,在几分钟内就处理好了数根坚韧的硬木,迅速搭建起一个稳固的三角框架。
另外几名同学,手腕翻飞,将采集来的柔韧藤蔓,以一种古老而精妙的编织手法,将框架的每一个节点死死捆绑固定。整个过程,他们甚至没有使用任何现代化的绳索。
半小时。
仅仅半小时。
一座足以容纳十余人,以巨大芭蕉叶为顶,具备完美防雨和通风功能的标准“A字型”庇护所,拔地而起。
镜头一转,对准了庇护所不远处的一条溪流。
溪边,两名女生正蹲在那里。她们没有嬉笑打闹,而是熟练地操作着一套看起来极为精密的便携式过滤设备。
设备的一端探入略显浑浊的溪水中,另一端,清澈透亮的水流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军用水壶。
其中一个女生甚至还拿出了一支小巧的检测笔,在过滤后的水中蘸了一下,看到屏幕上亮起的绿色指示灯后,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直播间的弹幕,在经历了短暂的死寂后,彻底疯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点开的不是大学生活直播吗?怎么感觉像是在看特种部队野外拉练的纪录片?”
“那个庇护所……我发誓,我上周去参加付费的野外生存体验课,教练带着我们五六个人,花了一下午,搭出来的东西还没这个一半好!”
“重点是他们用的全是原生材料!藤蔓当绳子,芭蕉叶当屋顶!这合理吗?这河里吗?!”
就在弹幕还在为这堪比基建狂魔的建房速度而震惊时,一个更加离谱的画面出现了。
社团成员赵小海,那个来自西南大山的精瘦少年,对着一棵目测有几十米高、需要两人合抱的巨大乔木,活动了一下手脚。
他没有借助任何工具。
下一秒,他整个人就如同摆脱了地心引力,四肢并用,以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协调性和爆发力,沿着粗糙的树干飞速向上攀爬。
他的动作,不像是在爬树,更像是一只猿猴在自己的领地里垂直奔跑。
几十米的高度,他只用了不到一分钟。
很快,几颗外壳呈现出奇特蓝紫色、形状酷似菠萝的果实,被他从树冠上抛了下来,被守在树下的同学用衣服稳稳接住。
“卧槽!卧槽!卧槽!”
“这位同学,你管这叫周末生活?你上辈子是属猴的吧?!”
“太离谱了!我们的周末是在宿舍的电竞椅上生根发芽,人家的周末是在热带雨林里玩现实版《怪物猎人》采集任务!”
“前面的,别尬黑,这公园叫【伊甸园】,不是热带雨林,虽然看起来确实一模一样……”
“这还不够黑吗?!这确定是大学校园里的公园?不是直接把亚马逊雨林的一角给空投过来了吧?!”
这场名为《龙河大学新生的周末》的直播,其热度如同坐上了火箭,以一种病毒式的姿态,迅速席卷了各大社交平台。
无数网友涌入直播间,就是为了一睹这群“史上最硬核大一新生”的风采。
他们看着这群年轻人用最原始的工具,过着最高效的生活,那种强烈的反差感,让每一个在城市里过着安逸周末的观众,都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王浩一边和弹幕互动,一边举着镜头,想给观众们展示一下“伊甸园”里更多足以以假乱真的雨林风光。
就在这时,他的镜头,无意中扫到了不远处,另一片林地里的景象。
那里,也有一群人。
和王浩他们这边的轻松惬意不同,那群人的气氛,显得无比凝重。
他们大约有七八个人,全都穿着统一的、印着“燕京大学”字样的白色考察服,正围着一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甚至有些枯黄的植物。
在他们周围,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精密仪器架设了一地,闪烁着不同颜色的指示灯,细密的线路如同蛛网般连接着一个中央数据处理器。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严肃、困惑,甚至是一种混杂着挫败感的匪夷所思。
那神情,不像是在进行学术考察。
更像是一群顶尖的密码专家,正在面对一个他们穷尽毕生所学,也无法破译的终极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