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151章 虎帅点将 四区分立固根基

第151章 虎帅点将 四区分立固根基

    第151章 虎帅点将 四区分立固根基

    皖南,南陵地区,139师临时师部。

    深秋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刚刚安顿下来的营地。虽经长途转战、强渡天堑,但部队上下并未显得疲惫不堪,反而洋溢着一种脱胎换骨、即将大展拳脚的昂扬之气。合肥的空前缴获如同强心剂,南渡的成功带来了巨大的战略主动,而延安的明确指示和擢升,更是为这支百战雄师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临时师部设在一座宽敞的祠堂内,四壁挂满了军事地图,其中最大的一幅正是新近绘制的鄂豫皖苏边区形势图,长江如带,山脉纵横,敌我态势隐约其间。

    王林站在地图前,目光深邃,手中拿着一份刚刚由政委王光道和参谋长钟光邦协助拟定的初步整编方案。王光道、钟光邦、各旅旅长、直属部队主官以及刚刚赶来的新四军军部代表赵志刚参谋长等人齐聚一堂,气氛严肃而热烈。

    “同志们,”王林转过身,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延安的指示大家都知道了。中央信任我们,将整个鄂豫皖苏边区的抗日重担交给了我们139师!这是莫大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将领坚毅的面孔,继续说道:“盘子大了,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个拳头打出去。我们必须分工协作,划区负责,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各自的位置上,又能相互支援,形成一个整体。今天,就根据中央决议的精神,以及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对部队进行具体分工和整编!”

    众人精神一振,知道决定未来格局的时刻到了。

    王林走到地图前,拿起指示棒,首先点向南陵核心区域。

    “第一,师主力机动作战兵团不作变动,由师部直接指挥!包括:师直属炮兵团(刘根胜)、骑兵团(沙马尔格)、特战营(张红土)、警卫营,以及陈阿海的417旅、孔杰的418旅!”

    指示棒在南陵位置画了一个圈:“上述部队,暂时集中驻扎于南陵及其周边区域,作为军区的总预备队和核心打击力量。你们的任务,一是休整补充,消化合肥缴获,特别是炮兵和骑兵,要尽快形成更强战斗力;二是随时准备应对日军的重点进攻,或对日军长江航运、重要据点发起短促有力的突击!这里,就是我们鄂皖苏军区的铁拳和钢刀!”

    陈阿海、孔杰、刘根胜、沙马尔格等人齐声应道:“是!保证完成任务!”声音中充满了被委以重任的自信与决心。

    接着,王林的指示棒向西移动,点向芜湖区域。

    “第二,以李云龙新一旅为基础,组建芜湖军分区!”王林看向李云龙,“李云龙!”

    “到!”李云龙嗡声出列,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任命你为芜湖军分区司令员!你的防区,西起铜陵交界,东至当涂、芜湖城郊,沿江展开!任务很明确:给老子盯死芜湖这个鬼子在华中的重要码头和据点!用你擅长的打法,破袭航运,袭击码头,伏击运输队,清除沿江日伪据点!要把芜湖鬼子打得睡不着觉,让他们长江上的船不敢轻易起航!有没有问题?”

    李云龙咧嘴一笑,露出标志性的笑容:“师长您就瞧好吧!保证让芜湖的小鬼子天天听响,顿顿吃土!就是块铁疙瘩,老子也给他磨出火星子来!”

    “好!要的就是你这股劲!”王林点头,随即神色一肃,“但是,要注意斗争策略,初期以营、连为单位活动,积小胜为大胜,站稳脚跟,逐步发展。需要火力支援,向师部申请!”

    “明白!”李云龙郑重应下。

    指示棒接着向下,点向铜陵区域。

    “第三,以周志明新三旅为基础,组建铜陵军分区!”王林目光转向周志明。

    “到!”周志明挺身应道,他性格比李云龙沉稳,但眼中同样燃烧着战意。

    “任命你为铜陵军分区司令员!你的防区,北接芜湖军分区,南至青阳、贵池一线。你的任务,与李云龙类似,负责铜陵段长江的破袭作战,重点打击日军运输船,伺机拔除岸防据点。同时,要注意向南发展,与友邻部队协同,保护皖南山区北大门的侧翼安全。”

    “是!司令员!我部一定严密控制江防,积极歼敌,绝不放过一艘鬼子运输船!”周志明声音坚定。

    王林点点头,指示棒继而高高抬起,越过长江,点向北岸。

    “第四,以黄木生的江北支队为基础,扩建组建江北军分区!”

    虽然黄木生此刻仍在江北,但王林的决定通过电波瞬间便能传达。

    “任命黄木生为江北军分区司令员!他的防区,就是我们经营已久的来安、天长、盱眙、高邮四县,以及周边区域!任务不变,继续坚持和发展江北斗争,保持对津浦路的威胁,像一把尖刀顶在日军的腰眼上!要广泛发动群众,扩大民兵武装,将根据地建设得更加巩固!”

    王光道补充道:“会立刻给黄木生同志发电,告知中央决定和军区命令。他在江北经验丰富,定能胜任。”

    最后,王林的指示棒重重地落在了地图西部,那片巍峨连绵的大别山区。

    “第五,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以丁伟的新二旅为基础,组建大别山军分区!”

    王林的声音变得格外凝重:“丁伟此刻正带着部队,执行诱敌任务后向大别山深处转移。立刻给他发电报:任命丁伟为大别山军分区司令员!命令他,率新二旅并汇合山中养伤归队的骨干,以最快的速度,在大别山区扎下根来!”

    他的指示棒在大别山区域画了一个大圈:“他的任务极其艰巨!要以金寨、霍山等地为中心,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游击根据地,组建地方武装和民兵!要像一颗永不生锈的钉子,牢牢钉在大别山!向北威胁豫南,向东俯瞰皖西,向西策应武汉外围!未来,这里将是我们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和兵源补充地!告诉丁伟,给他最大的自主权,但要他务必打开局面,站稳脚跟!”

    “是!我立刻去拟电文!”钟光邦迅速记录下要点。所有人都明白,大别山军分区的建立,是极具战略眼光的一步棋,关乎军区的长远发展和大纵深布局。

    四大军分区的框架就此确立,如同一只巨掌的四根有力手指,覆盖了长江两岸、皖南皖西、江北淮南的广阔区域。

    王林稍稍停顿,让众人消化一下信息,随即继续部署。

    “除了作战分区,我们还要加强根本性的建设!”他的目光转向林火旺和钟光邦。

    “第六,成立军区后勤部!部长由林火旺同志担任!”王林看着这位从湘江一路走来、兢兢业业的老后勤,“老林,你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负责师主力部队的后勤保障,还要统筹协调四大军分区的物资供应、弹药调配、医疗救护、军工生产!合肥缴获的物资,要科学分配,优先保障重点方向和作战任务。要在皖南山区选择合适的隐蔽地点,建立我们的仓库、医院、修械所!能不能做到?”

    林火旺深吸一口气,挺起胸膛:“司令员放心!只要我林火旺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让前线将士们饿着肚子、空着枪膛打仗!后勤部保证完成任务!”

    “好!”王林欣慰地点头,又看向钟光邦。

    “第七,成立军区参谋部!参谋长自然还是由钟光邦同志担任!”王林笑道,“光邦,你的摊子也要扩大。要立刻从各部队抽调精明强干、有文化基础的青年干部,充实参谋队伍。不仅要负责作战计划、情报搜集、通讯联络,还要加强对日军战术、装备的研究,特别是对长江日军航运规律的研究!要成为军区首长名符其实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钟光邦推了推眼镜,眼神锐利:“是!司令员!参谋部一定尽快完善起来,为军区决策提供最准确、最及时的支持!”

    “第八,成立军区敌后情报处!”王林的目光转向政委王光道,“这项工作,极其重要又极其隐秘,是我们部队的眼睛和耳朵。光道同志,由你亲自牵头主理,直接对我负责。要立即在辖区内的主要城镇、交通要道、甚至日伪机关内部,物色和发展情报人员,建立秘密情报点。重点搜集日军兵力调动、后勤补给、军事计划、以及伪军、汉奸的动态。情报处的工作,要绝对保密,单线联系,宁缺毋滥。”

    王光道神色凝重地点头:“明白。我会立即着手组建精干的情报网络,力争尽快让我们的视线穿透敌人的迷雾。”

    最后,王林提出了一个关乎未来、关乎根基的重大设想。

    “第九,也是最重要的一项长远之计——成立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鄂皖苏分校!简称抗大鄂皖苏分校!”

    此话一出,众人眼睛都亮了起来。抗大的名头无人不知,那是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

    王林环视众人,语气深沉:“我们部队发展快,干部缺口大。虽然战士们作战勇敢,但缺乏系统培训,指挥员战术素养、政治水平参差不齐。未来根据地扩大,更需要大量的地方干部、政工干部、技术干部!我们不能总靠战场缴获和偶然补充,必须要自己培养人才!”

    他环视众人,笑了笑:“分校校长暂时由我兼任,政委和参谋长兼任副校长。要立刻选拔有战斗经验、有文化、有培养前途的基层军官、战斗英雄、以及从当地招收的进步知识青年入学!课程要包括军事指挥、政治理论、群众工作、文化识字,甚至简单的医疗、通讯技术!要充分利用我们能找到的军事教材,结合我们自己的实战经验,编写教材。我们要像母鸡孵小鸡一样,一批接一批地为我们军区、为党培养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这个决定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王光道激动地说:“太好了!司令员!这是真正的高瞻远瞩!有了我们自己的‘黄埔’,何愁部队不发展,根据地不巩固?我立刻着手筹备政工教材和教员人选!”

    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四大军分区如同四把出鞘利剑,指向四方敌寇;后勤部和参谋部的强化,奠定了坚实支撑;而抗大分校的设立,则象征着这支军队从单纯的战斗队,向一支拥有深远目光和强大再生力量的人民武装的升华。

    王林看着群情振奋的部下,心中豪情万丈。从湘江边的数十人残兵,到今日雄踞华中、麾下数万精兵、辖地千里的军区司令员,一路走来,血火交织。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如同洪钟,在祠堂内回荡:

    “同志们!分工已定,责任在肩!各军分区、各部门,要立刻行动起来,按照部署,迅速到位,展开工作!我们要让鄂豫皖苏边区,成为日寇的坟场,成为抗日军民的家园!我们要用我们的战斗和建设,向党中央、向全国人民证明,我们139师,我们鄂皖苏军区,无愧于这份信任与重托!”

    “散会!”

    命令如山,随着电波和快马,迅速传向四方。庞大的战争机器,依据王林的意志,开始高效运转起来。一幅波澜壮阔的敌后抗日画卷,正在华中大地徐徐展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