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366大乾冬藏:宫墙暖处话家常

366大乾冬藏:宫墙暖处话家常

    北风卷着鹅毛大雪,一夜之间就给巍峨的大乾宫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长乐宫的窗棂上凝结着晶莹的冰花,暖炉里燃着上好的银骨炭,散发出融融暖意。风染霜正临窗而坐,手中捏着一枚银针,在一方素色绸缎上绣着纹样——那是她为风澈准备的冬日里衣,上面绣的不是繁复的龙凤,而是几株傲雪凌霜的寒梅,梅枝间点缀着几颗饱满的桑果。

    “娘娘,您都绣了一个时辰了,歇歇眼吧。”贴身侍女挽月端着一杯热腾腾的参茶,轻声劝道,“太子殿下年轻力壮,身子骨硬朗着呢,不缺您这一件衣裳。倒是您,仔细伤了眼睛。”

    风染霜放下银针,接过参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眼底的温柔:“我这不是闲着也是闲着嘛。澈儿这孩子,自小就不爱穿太花哨的衣服,总说行动不便。这素色的料子衬他,梅花又显风骨,他该会喜欢。”她浅啜一口参茶,目光望向窗外,“说起来,他去西山皇家猎场秋狩,算算日子,也该回来了吧?”

    话音刚落,就听见殿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随着熟悉的笑语:“母后,儿臣回来了!”

    风染霜心中一喜,连忙起身迎了出去。只见风澈一身玄色劲装,外面罩着一件雪白的狐裘大氅,身姿挺拔地立在廊下,脸上带着几分少年人特有的意气风发,只是鼻尖和脸颊被外面的寒气冻得通红。他身后跟着几个内侍,手里捧着几只沉甸甸的锦盒。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风染霜快步上前,伸手想去拂他肩上的落雪,却被风澈轻轻握住手腕。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带着猎场的寒气,却稳稳地包裹住了她微凉的指尖。

    “母后,外面雪大,我们先进屋再说。”风澈笑着扶她转身,一同走进温暖的大殿。

    慕容冷越此时也处理完朝政,从御书房过来了。他一身明黄色常服,见风澈回来,原本略带严肃的面容也柔和了几分:“此次秋狩,收获如何?听说你射杀了一头黑熊?”

    “托父皇洪福,儿臣侥幸得手。”风澈躬身行礼,脸上带着一丝腼腆的骄傲,“不过最让儿臣高兴的,是在猎场附近发现了一片野生的耐寒桑林,虽然叶子小了些,但韧性十足,想必蚕丝也会很结实。儿臣已经让人把桑枝剪了些回来,交给农桑研究院的老专家们研究,看看能不能培育出新的耐寒品种。”

    慕容冷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倒是时时刻刻都记挂着农桑之事。也好,农桑乃国之本,你能如此上心,朕很欣慰。”

    风染霜拉着风澈在暖炉边坐下,亲手为他解下狐裘大氅,又递过一杯热茶:“一路奔波,快暖暖身子。饿不饿?御膳房给你留了你最爱吃的翡翠烧卖和蟹粉小笼。”

    “谢母后,儿臣确实有些饿了。”风澈接过茶杯,一饮而尽,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此次秋狩,儿臣还带了些好东西回来给父皇和母后。”他拍了拍手,身后的内侍立刻捧着锦盒上前。

    风澈打开第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张完整的黑熊皮,毛色乌黑发亮,质地厚实:“这张熊皮,儿臣让工匠硝制好了,给父皇铺在御书房的椅子上,冬日里坐着暖和。”

    慕容冷越点了点头,示意内侍收下:“有心了。”

    风澈又打开第二个锦盒,里面是一串用黑熊牙齿打磨成的佛珠,串珠是深棕色的,牙齿上还刻着细小的梵文:“这串佛珠,儿臣特意请高僧开过光,送给母后,愿母后身体康健,平安喜乐。”

    风染霜接过佛珠,指尖摩挲着温润的珠子,眼眶微微发热:“你这孩子,出去一趟还惦记着这些。只要你平平安安的,母后就心满意足了。”

    “还有这个。”风澈拿出最后一个小巧的木盒,打开来,里面是一只用和田玉雕刻的小兔子,栩栩如生,“这是儿臣在猎场边的集市上淘来的,觉得很像母后宫里那只雪团,就买回来了。”

    风染霜看着那只玉雕兔子,忍不住笑了:“你呀,都这么大了,还像个孩子一样。不过这兔子确实可爱,母后很喜欢。”

    一家人围坐在暖炉边,聊着秋狩的趣事,气氛温馨而融洽。风澈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猎场上的惊险与刺激,讲他如何追踪黑熊,如何与随行的将领们比试箭法,讲猎场附近村民的淳朴善良。慕容冷越和风染霜静静地听着,偶尔插几句话,脸上满是笑意。

    “对了,父皇,母后,儿臣还有一事启奏。”风澈忽然收起笑容,神色变得认真起来,“此次秋狩,儿臣途经宣化府,看到当地农户已经开始为明年的农桑做准备了。他们对我们推广的抗蝗桑苗和蚕丝加工技艺都很满意,还说要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农桑互助会’,互相帮忙,共同发展。儿臣觉得这个主意很好,既能凝聚人心,又能提高效率,打算在全国推广。”

    慕容冷越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嗯,这个‘农桑互助会’的想法不错。民间自发组织,朝廷再加以引导和扶持,定能事半功倍。你具体有什么计划?”

    “儿臣打算先在宣化府试点,派农桑研究院的专家去指导他们制定章程,明确互助的内容,比如共同购买种子、农具,共同加工销售蚕丝制品等。等试点成功后,再向全国推广。”风澈条理清晰地说道,“儿臣还打算从农桑推广的专款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互助会的启动资金,帮助他们解决初期的资金困难。”

    “朕准了。”慕容冷越语气肯定,“此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户部和工部会全力配合你。”

    风染霜也笑着补充道:“母后也支持你。等明年春天,互助会走上正轨,母后让御膳房做些桑果糕和蚕丝酥,送到宣化府,给那里的农户们尝尝鲜,也算是朝廷对他们的一点鼓励。”

    风澈心中一暖,起身躬身行礼:“谢父皇母后!儿臣定不辱使命,把‘农桑互助会’办好,让更多的农户受益。”

    就在这时,挽月进来禀报:“娘娘,御膳房的晚膳已经准备好了,是否现在传膳?”

    “传吧。”风染霜点头,拉着风澈的手起身,“奔波了一天,快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三人移步到偏殿的餐桌旁,桌上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菜肴。除了风澈爱吃的翡翠烧卖和蟹粉小笼,还有滋补的羊肉火锅、清爽的凉拌小菜,以及一锅炖得软烂的鸡汤。

    慕容冷越拿起筷子,给风澈夹了一块羊肉:“多吃点,秋狩辛苦,补补身子。”

    风澈连忙道谢,也给慕容冷越和风染霜各夹了一块鸡肉:“父皇母后也请用。这鸡汤炖得真鲜,儿臣在猎场上可没喝过这么好的汤。”

    风染霜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笑着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锅里还有很多,不够再让御膳房做。”她一边说,一边给风澈盛了一碗鸡汤,“这鸡汤里放了当归和枸杞,很滋补的,你多喝点。”

    晚膳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饭后,三人又回到大殿,围着暖炉喝茶聊天。风染霜忽然想起什么,对风澈说:“澈儿,你今年已经十七了,按咱们大乾的规矩,也该考虑婚事了。前几日,你外祖父家派人来,说你表妹林婉儿已经及笄,人品相貌都好,知书达理,还懂些农桑之事,不如……”

    “母后!”风澈打断她的话,脸颊微微泛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儿臣现在只想专心处理农桑推广和互助会的事情,婚事的事,还想再等等。而且,儿臣觉得,婚姻大事,应该顺其自然,若是强扭,恐难幸福。”

    慕容冷越看了风染霜一眼,示意她不要着急,然后对风澈说:“你说的也有道理。婚姻大事,确实不能强求。朕和你母后不会逼你,但你自己心里也要有数,毕竟你是大乾的太子,你的婚事不仅是家事,也是国事。”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若是你心里有了合适的人选,不管她出身如何,只要人品端正,性情温婉,朕和你母后都会支持你。”

    风澈心中一暖,起身躬身行礼:“谢父皇母后体谅。儿臣明白自己的责任,若是遇到合适的女子,定会第一时间告诉父皇母后。”

    风染霜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也不再多言,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好吧,那我们就不逼你了。只是你也要留意着些,别总把心思都放在农桑上,也要懂得劳逸结合,享受生活。”

    “儿臣知道了,母后。”风澈笑着点头,“其实,儿臣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充实。看着农桑产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看着农户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儿臣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

    慕容冷越拍了拍他的肩膀:“能有这份心,很好。但也要记住,治理国家,不仅要懂农桑,还要懂军事、懂朝政、懂人心。你以后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风澈恭敬地回答。

    夜色渐深,窗外的雪还在下,寒风呼啸,而长乐宫内却暖意融融。风染霜靠在慕容冷越的肩上,看着风澈坐在一旁,认真地翻阅着农桑研究院送来的最新报表,心里满是安宁和欣慰。她知道,他们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不仅有担当,有责任心,更有一颗爱民如子的心。大乾的未来,交到他的手里,他们很放心。

    慕容冷越轻轻握住风染霜的手,在她耳边低语:“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澈儿就长这么大了。还记得他小时候,总缠着你要糖吃,总跟在我身后问东问西,如今却已经能独当一面,为我们分担国事了。”

    风染霜眼眶微热,点了点头:“是啊,一转眼就十七了。我们也老了。”

    “不老,在朕心里,你永远是当年那个陪朕一起看星星的小姑娘。”慕容冷越的声音温柔而深情。

    风澈抬起头,正好看到父母相视而笑的场景,心里也涌起一股暖流。他放下手中的报表,笑着说:“父皇母后感情真好,儿臣以后也要找一个像母后这样温柔贤淑的女子,和她一起,守护好我们的家,守护好大乾的江山。”

    慕容冷越和风染霜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期许。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李总管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躬身禀报:“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边关急报,说是北狄有异动,可能会在冬日南下侵扰。”

    原本温馨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慕容冷越的脸色沉了下来,他站起身,沉声道:“传朕旨意,召兵部尚书、大将军即刻到御书房议事!”

    “儿臣也去!”风澈也立刻站起身,眼神坚定,“儿臣虽然不懂军事,但也想在一旁听听,多学些东西,将来也好为父皇分忧。”

    慕容冷越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好,你跟朕来。记住,在御书房,多听少说,认真学习。”

    “是,父皇!”

    风染霜看着父子俩匆匆离去的背影,心里有些担忧,但更多的是骄傲。她知道,慕容冷越肩上扛着万里江山,风澈未来也将接过这副重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一家人都会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大雪,轻轻抚摸着风澈送给她的那串佛珠。寒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带着刺骨的凉意,但她的心却是暖的——因为她知道,在这座巍峨的皇宫里,有她最爱的人,有她最牵挂的人,他们是她的软肋,也是她最坚实的铠甲。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兵部尚书和大将军已经到了,他们正拿着边关的地图,向慕容冷越汇报情况。风澈站在一旁,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在心里记下要点。他知道,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军事事务,也是他成长路上必须面对的挑战。

    窗外的雪还在下,长乐宫的灯火依旧亮着,像一颗温暖的星辰,照亮着大乾的夜空。风染霜坐在暖炉边,静静地等待着父子俩回来。她相信,慕容冷越一定会有办法应对北狄的异动,风澈也一定会从这次事件中学到很多东西。

    大乾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宫墙之内,却因为这份浓浓的亲情和家国情怀,而显得格外温暖。风染霜知道,只要他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只要大乾的百姓安居乐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过不去的冬天。春天总会来的,就像大乾的农桑事业一样,历经风雨,终将迎来丰收的季节。

    夜色越来越深,御书房的灯光依旧亮着。风染霜端起桌上已经微凉的参茶,轻轻喝了一口。她相信,等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她能做的,就是守好这个家,做好他们最坚实的后盾,让他们在外面冲锋陷阵的时候,心里能有一个温暖的港湾可以依靠。

    这一夜,大乾宫的很多人都没有睡。御书房里,君臣议事到深夜;长乐宫里,皇后默默等待;边关之上,将士们严阵以待。但无论在何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守护好大乾的江山,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雪,依旧在下,但它覆盖不了大乾人心中的热血和希望。就像冬日的严寒挡不住春天的脚步,任何困难也挡不住大乾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风染霜望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新的一天开始了,大乾的故事,还在继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